刘刚,男,1986年1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袁市镇石坎村人,现任袁市镇万胜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9月,刘刚响应国家“大学生村官计划”号召,经过筛选和面试,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袁市镇天华村主任助理。2010年12月,走马上任袁市镇万胜村党支部书记。
调整产业结构,争做致富带头人
在积极做好各项村务工作的同时,刘刚进村入户走访、座谈。通过深入调研,刘刚深深的感到:农民致富的愿望很强烈的,但缺乏信心,缺少致富带头人,传统农业只能自给自足,因此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才能增收致富。
2009年8月,通过实地考察,刘刚发现葡萄市场需求大,产量高价格好,不失为创业的一个好项目。刘刚立即行动,租下100亩土地,耕翻、松耕、平地……。每天早上天刚亮刘刚就起床拿起锄头到地里干活,手指生满了血泡、手掌起了厚厚的茧疤,累得腰酸背疼。虽然很苦很累,但出生农村的他没有退却。为了能尽快掌握种植技术,刘刚四处拜师学艺,跑到附近的葡萄种植大户实地的考察学习,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向老师傅们请教。同时,他又买来大量葡萄种植方面的书籍,从操作实践和书本多方面进行学习。辛勤的汗水没有白费,地里的100亩葡萄树长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成活率在95%以上。刘刚已经与重庆的一家合作社就葡萄销售问题达成初步意向,预计今年7月初葡萄就可上市,丰收在即。
刘刚带头发展产业种植葡萄的行动给当地群众很大震动,村里的好几家农户萌发了种植葡萄或者发展规模养殖的念头。刘刚抓住时机,积极引导,并手把手传授葡萄的种植技术,还邀请专家和葡萄种植能手给他们讲课,提高他们种植知识,增强信心。为了提高规模效应和竞争力,刘刚到工商局注册,成立了“大寺葡萄合作社”,吸纳全村有意种植葡萄的村民为社员,免费培训社员种植、防病治病技术,以提高农户养殖的积极性,带领大家致富。
调解矛盾纠纷,建设和谐新农村
在农村,村民邻里之间经常因为争水、争牛、争田边地角等日常小事,激化为搞嘴甚至打架斗殴,既影响村民团结,又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但刘刚充分利用自己“局外人”的优势,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怕苦、不怕累,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今年3月,万胜村6组村民蒋某家的鸡吃了同村7组曾某家菜地的菜后死了8只而引起争吵,蒋某怀疑是曾某放药毒死的。刘刚先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再去菜地进行实际察看,再给双方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协调解决,双方都服从,不愿协调解决。第二天一大早,刘刚又到了当事人家里,在经过苦头婆心的劝解,被刘刚的真心真意打动了,愿意协调,最终达成了一致的解决方案,双方握手言欢。刘刚经常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困难,切切实实为群众办事,深得群众的信任,现在村只要有邻里纠纷矛盾,大家都指明非要刘刚同志出面,不然不肯协调解决。
加强支部建设,促团结聚民心
抓关键,建立精诚团结的好班子。万胜村一直存在着派系斗争,在去年换届时表现得更为突出,不仅影响了村支两委的团结,更损害了万胜村在全镇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刘刚从上任后着力增强党支部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凝聚力和号召力,走访老干部、老党员了解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最后把大家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汇总,形成自己的思路,再分别对两派党员干部做思想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刘刚同志赢得了大多数党员干部的拥护和支持。
同时,刘刚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村民小组组长、群众代表坚持每月在支部活动室进行一次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上党课、组织专题讨论、农技站技术人员讲课等方式,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致富本领,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两年的基层生活,刘刚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他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子了,他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普遍认可。(何瑜)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