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大学生扎根小乡村 小村官发挥大作用——贵州遵义汇川区优秀共产党员、大学生村官李亚俊小记
时间:2013-03-11 00:00:00来源:中国农民网作者:柯静

 当前,在党中央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重大战略决策的指引下,不少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带着好奇和希望来到了广袤的农村,他们怀着满腔热忱,挥洒青春,展现才智。他们扎根农村,脚踩泥土,辛勤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们当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李亚俊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李亚俊,男,汇川区高坪镇人,197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2004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本科学历,2006年10月被汇川区选聘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分配到清溪村工作。由于工作扎实、成绩显著,2008年元月荣获汇川区优秀“一村一名大学生”称号。2008年11月通过招考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2008年12月被汇川区高坪镇党委任命为清溪村党总支副书记,负责党建和远程教育工作。2009年7月荣获汇川区高坪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回家乡报养恩  抓服务强党建

  李亚俊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毕业后在贵州省红十字会救护培训中心工作,负责专业救护培训,曾两次受到贵州省红十字会的嘉奖。尽管是在省城工作,而且条件优越,但他仍不安心,因为总是想着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 2006年9月他毅然辞去了红十字会的工作回到家乡,2006年10月被选聘为汇川区“一村一名大学生”分配到高坪镇清溪村工作,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家乡的热爱。他经常给身边同志和群众说:“人要饮水思源,要知恩图报,千万不能忘本”。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主题,以创建服务型党支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村党总支副书记,他协助村党总支书记抓党建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上党课,认真开展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每周坚持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通过加强学习教育使全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明显提高。

  他重视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拓宽党员发展视野,先后培养发展了9名年轻、有文化、致富能力强的新党员。他坚决维护班子团结,大力加强班子建设,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提高村支两委干部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强化服务措施,突出服务效果,把12名党员培育成了能人大户,充分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了村级经济快速发展。

  谋发展促就业  增收入聚民心

  针对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种养技术的状况,李亚俊同志主动承担起普及科技知识的职责,对清溪村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劳动力、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他向村支两委提出了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精心培育乡村旅游业,全面推动工业的发展思路。村支两委认真研究了他提出的发展思路,决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群众发展生态农业、精品农业、旅游农业。

  2006年以来,发展杨梅种植2051亩,现在满山都是杨梅,成了真正的杨梅村,为发展乡村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了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他和村支两委的同志们先后到重庆、成都、瓮安、铜仁等地考察学习,然后带领群众分6批共500余人到外地考察学习,不光让群众学习了种植技术,还开阔了大家的视野。考察学习回来后,他和村民在田间地头一起建大棚、育苗、移栽,在村里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从2003年的120亩发展到现在的1860亩,平均亩产值达4350元。为了解决无公害蔬菜的产供销问题,2007年6月组建了贵州省遵义市清溪蔬菜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调动村民的种植积极性。

  在养殖方面,发展稻田养鱼90余户,年产量达2.8万公斤;培育养鸡专业大户40余户,蛋鸡存栏量达15万只;发展生猪养殖大户60余户,生猪存栏量达1.6万头;率先引进了蝇蛆养殖,已发展农户30户养殖蝇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让大多数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解决就业达1690余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85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4169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年元月引进了金橡风林项目落户恐龙谷,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0余万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9年4月27日《遵义日报·青春作伴好放歌》专题报道了他一天的工作情况。

  学远教练技能  提素质强本领

  为了尽快熟悉远教工作,2007年2月他参加了区委组织部远教办组织的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培训班,培训期间他认真学习远教知识和实际操作,凭借他对电脑的熟练操作,很快掌握了远程教育工作的相关知识。通过远程教育学习,不断提高了政策理论水平。他深入农户,向村民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动和村民交朋友,心贴心交流,面对面请教,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了村情民意。

  在农村重男轻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李亚俊通过远程教育认真学习了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用政策法律法规来指导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彻底改变群众的生育观念,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针对基层远教站点重“学”不重“用”,难以转化吸收课件所承载的技术信息等问题,他建议村支书在远教站点开通互联网,进一步拓宽了课件收集渠道,丰富了教学资源。他及时把网上农产品的价格、需求情况以及有关信息,通过广播和远教信息栏向群众公布,让群众随时了解和掌握市场动态,逐步增强了参学积极性。

  特别是今年遇到金融危机,沿海地区工厂纷纷倒闭,返乡农民工成为社会普遍关注问题。他利用远教收集用工信息和创业信息,帮助60多个返乡农民工实现了再就业。他充分利用远教站为群众送服务、送政策、送技术,结合农村实际,采取举例说明、案例分析、示范引导等方式,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收看内容,使党员群众真正地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了他们的致富本领。进村工作以来,他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协助村支两委举办政策理论学习班12期、农技培训班92期,培训农村党员群众4000多人次,深受党员群众的欢迎,树立了“作用大、能干事”的良好形象。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