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县大相各庄乡王潘各庄村,这个昔日脏乱差的村庄,半年前因为大学生村官刘荣华的到来而苏醒。时隔半年,记者再次来到王潘各庄村,探访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
车驶进村里,远远看到崭新的白栏杆围成的院子,这就是村民中心了。院里篮球场旁边,几位老人正利用健身器材舒活筋骨。村党支部书记刘荣华迎出来,带我们一一参观新建的办公室,新农民业校、卫生室、党支部办公室,间间宽敞明亮。“上次你来时只有这两间嘛,西边那三大间都是后来扩建的。”刘荣华言谈举止间没有了羞涩,更多的是作为主人的从容淡定。
■筹资百万改善村内基础设施
到目前为止,刘荣华还是大相各庄乡大学生村官里唯一一位村支部书记。回忆起任王栋庄子村主任助理时,主动请缨到经济落后的王潘各庄村任村支书,刘荣华眉宇间透露出一贯的自信和踌躇满志。
“当时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听了村里的情况就想试一试。”乡党委副书记吴学敏主管大学生村官,一碰到他,刘荣华就追着问到底成不成。本来吴学敏觉得有点不可能,刘荣华大学毕业只任了半年村官,对农村的情况并不真正了解,更何况是个女孩子。但最终,考虑到刘荣华工作踏实,综合素质比较突出,乡里决定让她去试一试,便把她的组织关系转到王潘各庄村。
通过一段时间认真细致的工作,刘荣华赢得了该村党员群众的认可,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刘荣华的干劲更足了。
跟半年前相比,王潘各庄村的变化真不小。村里的排水沟该清理的清理了,该挖掘的挖掘了,下雨时街道不会四处是水了;被车轧得坑坑洼洼的田间小路已经重新翻修了;村里重新打了口自来水井,管道也全换成了新的,村民们再不用喝夹杂着泥沙、铁锈的水了……除了敢想敢干,各项工程所需的百万元资金是个大问题,刘荣华这个毕业仅一年多的大学生村官,怎样顺利筹集到百万元资金呢?
“咋不难呢!我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是筹集资金打机井,解决村民给菜地浇水的问题。可村里没有企业,村集体一点钱也没有,别人我也不认识,只能找乡里。”刘荣华承认自己在学生时代有一股傲气,但此时,求助是她唯一可行的办法。经乡里领导介绍,刘荣华找到县水务局局长,说了村里的困难,局长答应考虑一下,让她回去等信。刘荣华哪能放心等下去,一有机会就给局长打电话。去县里办事,也不忘去水务局转转。这股子办不成誓不罢休的劲儿打动了水务局局长,答应拨款2万元。刘荣华又找到县财政局,两个单位合计出资3.5万元,为村里打了5眼机井。
慢慢地,乡里、县里都知道刘荣华是真正为村民干事的,一些部门都愿意出资支持村里的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刘荣华一丝不苟,尽职尽责。自来水改造工程动工前,刘荣华充分征求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并制定详尽实施方案。施工过程中,她又挨家挨户指导安装,确保工程质量。
“我们村能有这么大变化,还得归功于各级领导的支持。最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现在干事比过去容易些了,但以后的路还很长。”谈到成绩,刘荣华说的最多的是感谢,感谢各级领导,感谢村干部,感谢全村村民。
■千方百计发展村集体经济
不到一年的时间,村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村民们都非常感谢这位“小书记”。可刘荣华并没有松一口气,“前面我做的只是解决了村里历史遗留的一些问题,王潘各庄村要实现大发展,还得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的收入更上一层楼。没有村集体经济,要干事还是难,不能有点事就到处找钱借钱吧。”
今年6月,乡党委安排刘荣华和其他6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一起赴江苏学习考察,所到之处新农村建设程度对她触动很大。刘荣华说,除了政策活,南方农民在思想认识上比咱们北方农民强得多,他们更有风险意识,说白了就是敢干。这次考察刘荣华拍了很多照片,想用苏南地区农村的繁华“刺激”一下村里人,“虽然达不到人家这个水准,至少让村民看到差距,提高他们的意识,让他们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责任带领大家干事。”
刘荣华和村委会主任黄新勇考察了很多项目,果树培育、休闲农业,但这些都不适合王潘各庄村。“你就说休闲农业,人家南方靠的是山清水秀的环境资源,北京靠的是人流量大,这些条件我们村都不具备呀。必须找到适合我们村有特色的项目。”刘荣华分析得头头是道。
结合蔬菜种植村的实际情况,刘荣华想搞集体企业做蔬菜深加工,黄新勇想做蔬菜出口。“黄新勇比我了解村里的情况,他的想法也很有道理,到底怎么干我们还得跟村干部、村民们好好研究论证,毕竟是关系王潘各庄村未来发展的大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就是项目定下来,还有很多困难。我们都没有经验,考察时学习的只是表面,看到人家干了什么,具体怎么干的、运作过程都不知道。”现在,刘荣华一天到晚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村民更加富裕。
闲暇时光,刘荣华在网上跟同学们聊天交流,大家都说她比同学们成熟了很多。“如果我也做个白领,干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就行了。现在我在村支书这个位置上,肯定想得更多,全村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独创农村干部管理“三个一”机制将被推广
作为农村支部书记,刘荣华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她上任以来,村里的遗留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过去党员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得到化解。在搞好班子团结的基础上,刘荣华和村两委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规范化管理,认真开展主题鲜明的组织生活和形式多样的培训,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员汇报制度》等相关制度,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刘荣华和村两委一起,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的领导权、村民牗代表牘会议的决策权、村委会的执行权、农民群众的监督权”为内容的村级组织“四权一体”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刘荣华还在工作中摸索出农村干部管理一包一、一带一、一帮一“三个一”机制。一包一,即5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一人包一片区域,区域内的村民有任何事都可以找他们解决;一带一,即一个村民代表帮带一个村民小组;一帮一,即一名党员帮扶一户困难户。试行两个月来,王潘各庄村社会稳定,村里各项工作开展顺利,村民们心气顺了,党员干部团结一心致富的劲头越来越大。
刘荣华独创的“三个一”机制得到了广泛肯定。乡党委书记郑洪涛说,等时机成熟了,准备在全乡推广这个机制。
乐亭县优秀青年,乐亭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唐山市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刘荣华用辛勤的汗水换来全村一个个可喜的变化,换来党员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在基层村官这个小舞台上,22岁的刘荣华唱起了大戏,让王潘各庄村这片黄土地重新焕发了光彩。(曹玉平 施疑)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