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大学生“村官”刘汉彭:在创业中放飞青春梦想
时间:2013-03-11 00:00:00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李敏
刘汉彭 徐州市贾汪区耿集办事处瓦房村党支部副书记

  担任大学生村官快两年了,对于创业感受颇多,总的来说可以汇成三句话:

  第一句话:创业,关键要把路子找准

  我生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深的感情。报名担任大学生村官,更多地缘于对家乡的眷恋,打心底想帮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

  任职初期的我非常迷茫,找不到工作的切入点。后来在区座谈会上一位领导说:“大学生村官,做事要实事求是,不一定惊天动地,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去做好就算成功。”这话让我很受启发。我开始走组串户,了解情况,发现大部分村民渴望致富,但苦于没有好的项目,更多的是缺少创业意识。而此时,正好贾汪区委组织部开展“青春创业计划”主题活动,于是我决定通过自己创业来激发党员群众的创业热情。当然,把路子找准是当务之急,创业项目既要有盈利性又要有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带动更多人跟着干。通过调研,我发现瓦房村具有较好的养殖基础,村干部也有把养殖业做强的想法。通过网上搜集,我发现肉牛行情稳定,饲养比较粗放,投资风险较小。于是我决定把饲养肉牛作为带动百姓致富的途径。这个决定得到了村干部的认可和大力支持,积极协调场地,为创办养牛场提供了条件。

  大学生村官怎么创业?我的感悟是:创业的路子千万条,找准路子第一条。只有贴合村情、选对路子,才能赢得理解支持。

  第二句话:创业,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直面困难的勇气

  创办养牛场初期,我打算让村民参与入股,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建一座大型养殖场。可是许多村民根本不感兴趣,项目一度陷入困境。没办法,我动员村干部入伙,给他们细算经济账,带去外地实地考察,最终有3名村干部决定入伙。08年7月份,我从亲戚处借来5万元钱,组织部提供了10万元贴息贷款,加上村干部的凑的钱,共筹集40万元,从东北进来了38头犊牛。车到村时已晚上九点多,路上顺利,可在卸车时却出了意外,两头牛摔断了腿,跑了三头。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回两头,第二天在村民帮忙下找到另一头。摔断腿的两头牛低价处理,直接亏损4000元。这下村民都知道了我这个大学生村官,牛还没开始养就亏了,还闹了笑话。屋漏偏逢连阴雨,买首批犊牛时正值价格高峰,可卖牛时却赶上了经济危机,牛的价格上不去,第一批牛全面亏损,每头亏损近1000元。当时我非常苦闷,想过放弃,但又不想就那样失败。因为我知道,项目没错,只是没把握好市场行情。现在犊牛价格偏低,而成牛的市场稳定,只要接着干肯定赚钱。于是我主动提出,如果大家不愿意继续养,损失我个人承担,如果大家想赚回来,就一起努力。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合伙人,他们的信任让我度过了危机。于是我们又进了一批牛,第二批每头牛赚了一千二百多,算下来略有盈余,现在养牛场正常运营了,最多时存栏90余头。

  大学生村官怎么才能创业成功?我的感悟是:创业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向困难挑战的过程。坚持住了,就成功了。

  第三句话:创业,带动群众致富才有价值

  养牛场初见效益后,我常发动村民特别是返乡务工人员到牛场观摩,向村民宣讲养牛前景,介绍养牛经验,细算经济效益,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养殖队伍,逐步改变了我们村创业氛围不浓状况。对一些有创业想法的村民,我主动上门,帮他们进行可行性分析,帮他们了解市场、学习技术、解决困难。村民张新建对浅水藕种植感兴趣,我帮他查阅技术和市场,做成本收益分析,他看后非常有信心。同时我还帮他在网上联系优质藕种,建议在藕池里养黄鳝。现在他的藕田已初具规模,预计亩收益在万元以上。通过努力,村民们对我逐步认可,有什么事也愿意找我帮忙。在我的带动下,全村共有20多户养殖肉牛,8户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现在我正在实验生态循环养牛技术,准备在牛场内建设一个设施藕池,把发酵的牛粪用来种藕,在池里养殖泥鳅和黄鳝,形成一个高效、环保、生态的养殖模式。同时我还正在申请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逐步把村里的肉牛养殖产业化,引导乡亲们走科学致富的新路子。

  大学生村官创业目的是什么?我的体会是:创业可以使我们与村民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通过我们成功创业,来辐射带动村民们致富。大学生村官不但要自己在创业中展现青春风采,更要在带领群众共同创业致富中体现自身价值。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