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刚出头,还带有一点稚气的石磊,如今成了石埠桥村村民眼中的一名“信得过的村官”。
石磊在清华大学学的是精密仪表仪器专业,来到村里后,他有求必应,头一回当上了村办工厂的“师傅”。
接手第一项任务:整理台账,把村里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大事记录在案,存入电脑;
印制第一张名片:用大字号印上“村民联系卡”五字,留下姓名和电话,发放到村民手中方便联系;
结交第一个朋友:困难户吴学银。与这个瘫痪在床的老人约定,一有空就上门看望帮忙;
给村民上第一堂课:远程教育网络运用。让村民了解网上原来还有这么多新鲜有用的知识;
……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石埠桥村主任助理石磊上任后放的这几把“火”,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也给这个宁静秀美的小村带来了一缕缕清新空气。
石磊是清华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今年5月,20岁的他作出了生平第一个重大决定:推掉年薪十万且专业对口的工作,到农村当一名村干部。7月下旬,经过层层选拔,小伙子圆了梦想,成为栖霞区石埠桥村村主任助理。
石埠桥村位于栖霞山下,长江之滨,是南京市第一个亿元村。这里依山傍水,柳木成荫。在村支部书记高广林的带领下,这些年来村民们拿出土地建厂房、办企业、种苗木,家家户户当起了房东,拿上了工资,人均收入早早突破八千元。
这样的农村与石磊想象中贫困落后的乡村相去甚远。石埠桥村是怎样发家致富的?带着这个问题,石磊跟着村支书高广林一连跑了村里20多家较大规模企业,很快熟悉了村情,还和投资兴业的大老板们“认认脸”。
闲暇时,高书记常会找他聊聊石埠桥村的往事,石磊每次都听得格外认真。“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听到的!高书记经历了改革开放全过程,解放思想就是他带领村子致富的法宝。我觉得,石埠桥其实就是在实践着‘科学发展观’。”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