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从南京市区往东北方向开上1小时,就是栖霞区最边远的靖安街道滨江村,和句容市毗邻。
3年前,毕业于徐州工程学院食品工程与科学专业的陈健,到滨江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靠着为村民和企业无微不至的“跑腿”服务,被评为南京市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
日前,当记者赶到滨江村时,陈健正收拾好东西准备出门。他要到南京市区,为落户村里的一家企业跑工商注册手续。
从村里到街道,是一条宽五米多的水泥路,陈健使劲用脚跺了跺,自豪地说:“看看,结实吧!这是我们2011年3月份刚修起来的,路边装的都是太阳能环保灯,一到夜里会自动亮起来。”陈健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介绍,村里原来除了村中心的一条主干道,其他都是石子路,只要下雨,车子一碾就是一个大坑。每次天放晴后,村主任就会让他带着几个人到附近工地去运一车石子,把大坑重新填上。“不过,真开始修路了,村民中又有矛盾,大家都想着新路从自己家门口走。后来我牵头开了一个村民议事会,大家商量出一条最佳路线,这才化解了矛盾。”
短短10多分钟的路程,不时有村民和陈健打招呼。还有人跟记者说,为了修水泥路,陈助理每天都量路基、解矛盾、跑指标、筹资金,不知吃了多少苦。现在好了,路修好了,谁家娶媳妇,婚车都可以径直开到家门口。一个50多岁的老汉推着自行车迎面走来,塞给陈健一包喜糖,“我儿子这周末结婚,一定得来啊。多亏上次你帮他跑动找到了工作,要不然,这媳妇都难找啊!”陈健笑着答应了下来。
到了汽车站,等了10分钟,一辆“南上线”公交缓缓开来。车上已经挤得满满当当,陈健招呼着记者赶紧上,“错过了,还得再等20分钟呢。”车子启动了,记者紧紧拽住门柱,身体还是左摇右晃,陈健却习以为常。“我好几次坐公交,就这样颠着睡着了。”
一个小时后,公交车到了尧化门,陈健招呼记者下车,直奔栖霞区工商局。记者发现,陈健跑这些手续轻车熟路,填写表格、递交材料、盖章,加上排队,只花了半个小时。“办这些手续最繁琐,得提前做好多准备,填写表格的时候一定得细心,上次一个企业经营范围没说准确,只好等了7个工作日。”
区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和陈健都很熟。他们接过了话头:“过去滨江村没有1家企业。陈健到村后,3年来成功引进8家企业,营业执照都是到区局来办的。”陈健笑着为记者补充,村级经济状况有了明显好转,街道各村税收考核排名从垫底一跃上升至第2位。
回程的公交车上,陈健聊起了这3年的村官生活。2008年,村里没一家企业,因为没什么集体收入,每当村委会提出修路、挖塘,村两委一班人都愁眉苦脸,原因就是两个字——“没钱”。陈健想,老说没钱也不是办法,便主动要求到街道招商科学习,为企业跑注册、纳税等服务。后来,他服务过的一家企业打电话来,介绍一个老板朋友来村里办公司。两年多来他已经签下了8家企业,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了。
看着窗外不断往后移动着的行道树,陈健说:“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帮村民、企业跑跑腿,很琐碎,但我做得很用心,也学到了很多。干好跑腿的事,村民和企业都满意、认可了,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前几天听说我被评上了市十佳村官,爸妈都很高兴。” (毛庆)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