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放弃月薪万元当村官 法学高材生微博卖草鸡
时间:2014-11-08 12:15:51来源:作者:方同

  张雄科查看鸡的健康情况。崔根元摄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父母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因此,村民所需要的,就是我努力的。”这番话,出自于江苏仪征陈集镇的大学生村官张雄科之口。他是生于甘肃的农村孩子,靠刻苦努力考上了中南大学。但就是这个家乡人眼中的高材生,在毕业后,却毅然放弃月入万元的高薪工作,来到仪征一个小镇,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如今,他在一座废弃的学校搞起了试点土鸡养殖,尝试着用微信、微博推广自己的小鸡,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这一切还只是开始,今后,他还想将这些新兴的销售途径教给所有的村民,打出陈集农村土鸡的旗号,带着村民们一起创业。

  1

  法律系高材生

  放弃高薪来扬当村官

  2013年8月,张雄科来到仪征陈集镇立新村,开始他的村官之路。他出生于甘肃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倾全力供他读书,而他也靠勤奋,考上了中南大学法律系。上学期间,他就打工赚钱,不仅没从家里拿过一分钱,毕业时,还攒下了8万元的积蓄。毕业后,他进入一所知名的电力公司,每月收入逾万元。

  就在所有人都在羡慕他的工作时,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放弃“金饭碗”,来到扬州农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这可能是我和扬州的缘分吧。”张雄科笑着告诉记者,来到立新村后,他看着碧水蓝天,心中的喜悦油然而生。“我下定决心,要为这个美丽的地方做点什么。”

  “来到这里已经一年零十五天了。”张雄科说。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几乎跑遍了村里每家每户,笑脸面对每一位村民。经人介绍,他几次登门拜访退休的老书记,并拜他为师,了解村情民意。如今,在立新村,他有了自己的“铁哥们”,成了老支书家的“干儿子”。他的努力,村民们也都看在眼里,尽管工作时间并不长,但张雄科已被推举为村里的副书记。

  2

  积极创业

  1000只小鸡,成活886只

  立新村有2700多口人,但却是陈集最穷的村落之一。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帮村民们创业增收。

  经过调研,他将注意力放在了草鸡养殖上。“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对土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觉得这是一个致富途径。”他说,自己打算在一个废弃学校内搞试点土鸡养殖。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将这个想法透露给村干部和朋友们以后,却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最多的时候,一天之内有10个村民找我,是养鸡太辛苦,风险也太大,劝我打消念头。”张雄科说,一开始,他是想用自己攒下来的积蓄,自行试点养殖。村民们听说后,都为他担心,生怕他的积蓄打了水漂。但在经过深思熟虑和前期的资料准备工作后,他还是决定大胆尝试。

  张雄科执著和勤奋赢得了村干部们的信任,并为他申请了相关的项目资金,他的养殖工作,也终于步入正轨。

  刚开始养殖时,张雄科还没有实际经验,只有理论知识。小鸡崽刚到时,有一两只发了鸡瘟,他没在意,谁知,第二天,鸡瘟就迅速蔓延到了一百多只。“这个教训让我知道,养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张雄科说,从此以后,他就每天和小鸡们比邻而居,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喂食,喂食所用的饲料,都是农户们自己种的稻谷。一有空就到鸡舍边观察小鸡们的情况。鸡瘟事件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每天晚上都定闹钟,一个小时就去鸡舍观察一次。养鸡的100天来,他已经可以清楚地数出家禽常见的10种瘟疫,并根据症状对症下药。

  在他的努力下,最初购买的1000只小鸡,成活了886只,经验丰富的养殖老手也对这个成活率竖起了大拇指。

  3

  利用新媒体

  发布第二天就卖出50只草鸡

  发布第二天就卖出50只草鸡

  土鸡长成后,如何销售成了张雄科面临的最大难题。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养殖一些小鸡。想要自产自销,显然有一定的难度。从养殖之初,他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既快又好地将草鸡销售出去。这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将眼光投向了互联网。

  “眼光不能太局限,我们的产品,要走出农村,打开销路。”张雄科说,除了通过小贩,他开始尝试着在网上推销自己养殖的小鸡。他将土鸡的生长环境、生长状况拍了下来,并通过微信、微博上传到网上。这立刻吸引了不少人。上传图片的当天,就有一位女士微信联系他,说要来实地看看。第二天早晨6点,这位徐女士就上了门,发现微信上的图片与现实相符,当即订购了50只小鸡。这个良好的开头,让张雄科对网络销售模式越来越有信心,每天发布相关图片,吸引消费者。短短几天里,他就通过网络销售了近百只草鸡。“村民很不解地问我,我又没出去宣传,为什么每天都有人上门来买鸡?”张雄科说,每当听到这个疑问,他都会告诉村民,这是一种新的销售方式,将来,他希望村民们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售卖农产品。

  4

  未来打算

  建农庄全景图,展示原生态农产品

  说起对未来的打算,张雄科说,自己现在所做的,只是试点,为将来的农产品推广做铺垫。等自己的网络销售媒体工作成熟后,他会把这些经验倾囊教导给村里的所有人,将立新村的养殖业全面地推广开来,让每个农村人都学会用这种新兴的销售方式来创业致富。

  他指着养鸡场身后的一片林地说,将来,他想将这里都圈起来,作为土鸡养殖基地。立新村还有200余亩水库,他想将这里作为水牛养殖基地。水牛们以秸秆为食,既可以解决农村秸秆焚烧的压力,牛粪又能做鱼饲料供应给水库的鱼类养殖,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在新媒体方面,他也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张雄科说,自己想将网络和农村致富进一步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属于立新村的“农庄全景图”,在养殖场内安装高清摄像头,与互联网相通,将所有农产品原生态地直播给消费者看,打响农村生态土鸡的旗号,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到那时,消费者只要在网上转一转镜头,就能看到我们农庄内的每一个角落,看清楚我们的土鸡、水牛是怎样生活的。”张雄科笑着说,尽管目前因为资金关系,这些还只是个设想。但只要他在农村生活一天,他就会用自己所有的力量去带领自己的乡邻们完成自己的致富梦想。(赵雅琼)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