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一村一宣讲员”三中全会精神到田间
时间:2014-11-08 12:30:36来源:作者:唐豆豆

  宣讲员在田埂上向正在劳作的信宜市贵子镇石子村民宣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南方日报记者 李文才 通讯员 闵灿 摄

  茂名市高度重视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讲工作,创建了“一村(居)一宣讲员”工作制度,组织茂名全市1889名挂任村(居)党组织“第一书记”和400多名大学生村官担任宣讲员,把三中全会精神送到城乡基层、送进群众心间。到目前为止,茂名市共开展基层宣讲2000多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38000多份,听众达6万多人次。而茂名市“一村一宣讲员”做法得到中宣部充分肯定,中宣部部刊《宣传工作》今年第一期刊登了茂名经验,向全国推广茂名做法;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庹震也赞扬了茂名经验。

  建队伍接地气,开通全会精神进基层的“直通车”

  根据茂名市委的要求和部署,茂名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发文,安排全市挂任村(居)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担任宣讲员,进村入户宣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成了一支不走的“宣讲常备军”,他们既熟悉政策又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村边、田间、地头、渔排,他们见缝插针,把全会精神送到城乡群众心间。

  为让“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更好把握全会精神,茂名市组织编写了统一的宣讲提纲及辅导资料,采取专题辅导、专家讲座、远程教育等方式,对“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进行学习培训,确保全面准确领会宣讲内容和精神。茂名市还明确要求“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每月在所挂点村(居)宣讲不少于2次,并将宣讲工作列入年度考核评优的主要内容。

  出新招增灵气,讲活老百姓爱听的“全会故事”

  “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宣讲员运用符合农村基层实际、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努力实现宣讲多元化、立体化,增强宣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他们纷纷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变过去“你说我听”单向灌输式宣讲为“我听、我问、我议、我参与”的双向互动式宣讲,现场发送宣传材料,接受群众提问。宣讲由“一言堂”变成了“大家谈”,增强了宣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化州市笪桥镇大学生村官李焱明为了不耽误群众的农活,来到甘蔗林给村民们宣讲全会精神,村民们兴奋地说:“大学生村官真好,给我们送来了全会精神。”宣讲员们还注重寓教于乐,进行“文艺式”宣讲,把全会精神编成快板书、三字经、顺口溜等宣讲材料,用唱山歌、讲故事、办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行宣讲,变“单一教育”为“生动说唱”,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有的宣讲员注意收集梳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行“菜单式”宣讲,针对群众所思、所盼,结合全会精神,做到群众关心什么就讲什么,把全会精神讲到群众的心坎里。茂南区高山镇文秀村大学生村官林金锋了解群众对全会后社会盛传的“宅基地可以自由买卖”说法很担心,于是通过引述权威解读报道宣讲,让悬在大家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办实事聚人气,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

  “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宣讲员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坚持把宣讲全会精神与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做到理论宣讲、解疑释惑、谋划工作、解决问题一起抓。他们结合宣讲全会关于农村的政策,帮助制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给基层干部群众出点子、找票子,谋划发展思路。

  高州市石板镇和潭村香蕉种植大户村民陈福楼高兴地说:“党的富民政策真好,听了宣讲后我对种植香蕉更有信心了,明年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宣讲员还利用宣讲串百家门,听百家言,主动摸排掌握农村的各种矛盾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积极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宣讲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农户3418户,化解矛盾纠纷168件。宣讲员在走进基层宣讲过程中,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他们广泛开展政策、信息、技术等服务,帮助基层群众在村道建设、发展种养业、饮水解困、文化生活等方面办实事2110多件,受到群众的好评。(记者/李文才 通讯员/曾煜)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