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做好中间人 搭好共建桥
时间:2014-11-08 12:31:51来源:作者:李敏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已经在“村官”的岗位上工作了近半年的时间。工作之初我顺利将党组织关系转入到村党支部中,作为李家坟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我按时参与党支部的各种会议与多种形式与内容的活动,并在其中发挥了大学生村官的“好帮手”作用。回顾这半年的点点滴滴,它们都好像是刚刚过去一样历历在目,其中我村党支部与我毕业院系党总支的红色“1+1”社会实践基地的成立最能拉住我的记忆,让我感到自豪和骄傲。

  红色“1+1”为我点亮大学生村官之路

  我记得有一天,村党支部书记给我聊起他在山东进行参观学习时看到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他觉得这个对于农村及高校学生是个“双赢”的阵地,如果我们村能够成立一个社会实践基地那对于村庄来说是个“好事”。他的这句话鼓励了我也启发了我,正愁无处施展才华的我在他的指点下,我萌生了利用自己在村庄担任大学生村官的便利共建母校院系党总支与村党支部红色“1+1”社会实践基地的念头。

  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在院系党总支老师的帮助下,我根据双方结对共建意向,拟定了共建的方案。终于,在2013年10月25日,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党总支与李家坟村党支部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的启动仪式在我村党员会议室圆满实现,院系师生一行40人,村中党员20余人共同参加并见证了这一胜利的“会师”。

  社会实践基地顺利落成,高校师生风采多方位展现

  启动仪式上,学院党总支书记及我村党支部书记分别介绍了自身党支部的情况,村党员与院系党员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谈,双方就结对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的想法及后续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当天,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一行随即分组在李家坟村内开展共建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内容包括:1、前往村内温馨家园看望残疾人,参观残疾人手工作品,进行大棚蔬菜采摘等劳动实践2、慰问村中老党员、低保户、困难家庭3、发挥学院科研优势,进行村庄饮用水水质采样与检测4、参观曹氏风筝工艺坊,欣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5、环保、节水宣传等。 

  在实践活动中,母校院系师生无不为新农村的环境面貌所吸引,无不为我村的文化氛围所感染。在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老师和同学们为我们的村庄注入了新的力量,踊跃地为我村各方面的发展献计献策,为党员和群众展现出了高校师生的风采。 

  尽职做贡献,三方收获多

  作为“中间人”,在共建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及沟通等多方面我都尽职尽责,认真负责。通过此次活动,高校师生、农村农民、我自己都有很多收获。 

  一方面,高校农村结对共建是高校师生“接地气”的良好途径。通过结对共建活动,使教师学生能够走出校园、走出课本,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民家里。农村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社会实践平台,为他们进一步贴近社会,了解农村及大学生村官现状提供了最直接、最真实的途径。 

  另一方面,这是农村发展,提高知名度的有效手段。农村党支部在与高校党支部结对共建中可以学习高校党建的先进经验与内容,进一步提高自身战斗力。农民可以从高校师生那里学习获得新的科技知识与技能等。高校师生是一个活跃的集体,他们来到农村也可以作为窗口提高我村知名度,将我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曹氏风筝”、榆河书画协会、温馨家园推的更广更远,推动我村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对于我来说,通过此次活动,村中党员及群众开始熟了我这个新来的“大学生村官”,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有利于我尽快融入到农村工作中;增强了我参与农村工作的自信心,有利于我更好更快地实现自我价值。 

  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拥有年轻的思想,掌握先进的知识,在农村这片土地上,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村庄发展、村民致富作出我们的贡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天上班看到墙上挂着的共建牌,我充满自豪和骄傲,我深知作为此次红色“1+1”社会实践基地的“中间人”,我踏出的只是大学生村官的第一步,接下来我将更加努力,开拓思想,在我服务村庄的各项工作中,绽放大学生村官独特的色彩。 

  海淀区上庄镇大学生村官马帅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