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反腐工作不能忽视小小村官
时间:2009-10-28 15:15:1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张燕燕
据报道,为筹集赌资和偿还巨额赌债,2005年至2007年,原佛山顺德区陈村赤花社区居委会老支书陈志强伙同居委会主要领导和财务人员的职务便利,通过虚构房屋、厂房、花棚拆迁项目等方式,侵占赤花资产管理办公室资金,共计18526716.6元。其中,陈志强就参与贪污11宗,数额共计5936164.52元;参与职务侵占26宗,数额共计18061242.6元。近日佛山中院在顺德法院对原陈村赤花社区居委会干部巨额贪污“窝案”作出了一审宣判:“老支书”陈志强等3名主犯被判无期徒刑。(据《南方都市报》1月8日报道)
看到这则新闻,让人感到震惊,更让人难以预料的是小小村官怎成为如此巨贪,他的背后留下的更多反思与警醒。从近年来村官腐败案频发,直成为腐败高危人群,这无疑是反腐中的一种新动向,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小小村官,这个最不起眼的官员,是职务最低且是我国惟一的“两栖”官员,也是涉农职务犯罪的“高发人群”。据最高检院有关公布数据显示,在2007年涉农职务犯罪中,犯罪主体是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国家公职人员中科级以下干部居多。在立案侦查的万余件涉农职务犯罪中,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4613人,占42.9%,其中村支部书记1615人,村委会主任1037人;乡镇站所工作人员3181人,占29.59%;县级以上单位工作人员2351人,占21.87%。
剖析其小小村官腐化滋生的主要原因,有社会环境的教化作用,但更关键的还是与村官长期远离法纪、党纪监督有关。具体来说,一是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工作不负责任,失职渎职甚至贪赃枉法;二是有些地方选人用人不当,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三是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混乱,村务不透明,使民主监督制度流于形式;四是资金渠道众多,但监管机制不够完善,让村官有机可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每个村居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千丝万缕的关系。小小村官虽然职位不高、权力不大,但直接生活于我们群众之中,一言一行,无不对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举一动,无不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而,在我们加大反腐工作力度,不能忽视基层众多村官的监督管理。在防范“大官”大贪现象的出现,也要从制度上、管理上、源头上防止基层村官从小官小贪以至到小官大贪。坚持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等措施是预防村官职务犯罪的有效手段,用制度保证村居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同时,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管,理顺各种资金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资金监管体系,有效防止中间环节截留、贪污、挪用,确保专项资金及时拨付,按规定使用和发放;加大查处职务犯罪力度,对犯罪金额巨大、犯罪情节恶劣、严重影响国家“三农”政策贯彻落实、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坚决依法从重判处,以有力惩治和震慑犯罪。一言蔽之,防腐反腐不能小视基层小小村官。陈 伟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