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基层工作需要”给大学生村官泼冷水
时间:2009-10-28 15:15:4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海超
好一个基层工作的需要!把官员家属安排进学校食堂,月工资1000元就是基层工作需要?官员家属没有学历没有能力就可以有事业编制也是基层工作需要?领导同意、走了程序就是基层工作需要?
事业编制成了当地官员干部的自留地,是出于工作需要。而服务基层的大学,在他们看来“只是为了解决就业压力”!其内在的意思是不是说:基层工作不需要大学生呢?一个“基层工作需要”就用干部家属顶替了下基层辛苦10年的大学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的例子仅仅是个案吗?我真为大学生村官的未来担心。
接着看报道中的一段话:1999年广西的文件中称,“在所在乡镇机关有编制的前提下,可通过考试等办法择优录用到乡镇机关工作”。“也就是说,根据文件,可以安排也可以不安排。”来宾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覃永生说。什么样的可以安排,什么样的可以不安排,这个灵活性就掌握在了基层官员的手里,没有一个考核的规则。那么安排的必然是有门路、有关系的,没门路没关系的,即便有才即便做出了贡献,也必须自谋出路。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紧张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考村官服务基层更多是一种被动选择,真正吸引他们的是对服务期满后工作前景的预期。但这些政策的灵活性非常大,操作权也掌握在基层,这就杜绝不了广西201名选拔生的情况再次出现。那些没有关系没有门路的同学,在2年或3年后就只能抱着那3分、5分的加分权自谋出路了。
中央已试图拿出更多的行政资源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出口”问题,但在行政资源有限的背景下这样的“出口”能有多宽,未为可知。更何况,有这样的“基层工作需要”,有“可以安排可以不安排”的灵活政策,大学生村官的“出口”更是难以预料。
(朱小猪)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