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村官要肩负责任看“两会”
时间:2010-03-16 14:46:04来源:作者:李永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分别于2010年3月5日、3日在北京开幕。召开“两会”的目的就是倾听社会各界的真实声音,制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略方针,让百姓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村官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用直选的民主形式选举出来的基层领导,根据权力来源的原则,谁授予权力,对谁负责,村官既然是由村民选出和授予权力,当然是对村民负责。因此,村官在“两会”期间不能当普通看客,要肩负着为全体村民谋福利的责任看“两会”。
一是要看“两会”提出的关于农村的问题是否属实。“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映实情是政府制定正确路线的依据,但由于“两会”代表和委员产生的特殊性,并非所有代表和委员都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他们专为少数权贵说话,就会诱导政府制定与人民离心离德的政策,破坏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信任关系。
“两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监督和审议政府的工作,百姓则监督和审议“两会”代表和委员的工作。村官要主动观察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不是说真话、说实话、替百姓说话,是不是反映民情、传达民意。如果有代表和委员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则要积极呼吁撤消其代表和委员的资格或换届选举时选出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代表和委员。
二是要带着民主意识看“两会”。“两会”是民主的盛会,村官要从会议程序中感受民主的气氛,强化自己的民主意识,时刻想着自己的权力来自村民,而不是上级。不惟上,只惟民,这样处理村务才能公正,才能得到广大村民的拥护。
这些年来,因农民土地问题引发的群体恶性案件经常发生,其主要原因就是村官在政府或商用征地过程中缺乏民主意识。一些人选举前懂得民主,知道拉票,一旦当上村官,就把民主抛到九霄云外,在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村务活动中,胳膊肘拐到了权贵那里,出卖村民的利益。
三是要联系本村实际看“两会”。“两会”要制定新的发展蓝图。中央各项政策和规划是针对全国普遍性的问题提出的,村官不能呆板地理解和落实会议精神,更不能把一个地区的经验在自己的村庄机械地照抄照搬,一定要联系自己村的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把会议精神贯彻到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如有的村官把新农村建设狭隘地理解为盖楼房,不考虑本村的实际情况,盲目地推倒平房盖楼房,既破坏了农业生产,又给农民带来经济负担。农村盖楼房在经济发达、耕地较少的市郊城关可以实行,经济相对落后或偏远地区就不易采取这样的举措,道理很简单,偏远村庄的农民到城市打工的机会少,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劳动,要养牲畜,并有各种农业机具存放,需要有足够的宅基面积,住楼房显然不利于农业生产。
四是要结合国际惯例看“两会”。中国入世以来,“与国际惯例接轨”成了官员的口头禅和官方文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资本主义国家搞了几百年的市场经济,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借鉴国际惯例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尽快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再有,世界多数国家制订政策都基于统一标准的国民待遇,不得有任何歧视性行为,没有市民农民之分,都是国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除美国外,在二战后不久就建立起了国民毫无差别的免费或由社会保障的医疗保健服务,农民和高官的医疗待遇毫无二致。国外的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和市民也都纳入相同的系统内,对农民没有任何歧视。目前,中国的许多政策对农民有歧视现象,如农村地区孩子升学分数线高于城市,刚刚在农村实行的“新农合”报销比例大大低于市民,农民没有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只保障农民每月能拿到55元的养老金,这点钱怎能让农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村官只有了解外国农业政策,通过对比,才能认识到我们的不足,才能积极向“两会”代表和委员荐言,提案要求政府把中国的农业政策与国际接轨,加大农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让农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俗话讲,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农民利益的获得也是如此。“两会”的召开就是农民争取自己利益的机会,村官要勇于上达民情、民意,把百姓的声音传到代表和委员那里,让政府制定使农民满意、使农民高兴的政策,缩小农民与市民收入剪刀切,使农村和城市平衡发展,让最先提出经济改革和直选民主制度的农民分享改革成果。贾成斌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