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理想我们选择农村,也因梦想我们选择创业。为了实现让家乡富起来的目标,2009年初我和同事王慧、姚刚组建了余吾镇首个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团队,我们把“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作为创业动力,立足特色农业发展,开始了我们的创业之路。
第一、结合村情实际,找准创业项目
屯留县余吾镇坪村,西临县城10公里,离余吾镇中心2公里,全村人口352人,耕地1413亩,因在潞安等大型企业周边,交通便利、区位明显。村中大量劳动力在为企业服务,外出务工人员也较多,导致该村出现了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撂荒现象。在县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创先争优、创业富民的不断引导与鼓励下,在余吾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通过测土配方、走村串户、市场调研、结合本镇的消费水平和市场需求,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攥写了计划书。结合村中现有600余亩水利田,水电路方便,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的特点,提出发展规模蔬菜种植。
第二、搭建创业平台,注册专业合作社
2009初年余吾镇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制定了在坪村兴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创业平台。,2010年3月,我们成立了屯留县首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交易中心,主要经营苗木培育、蔬菜种植和销售。目前,通过土地交易中心流转土地227亩,专业合作社共吸纳本村21户为社员,统一为他们购买优良的种子,提供西红柿、土豆、黄瓜等蔬菜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开展技术推广培训,及时为他们提供销售信息,确保最可靠的销售渠道。在我们的示范带动和合作社有效运转下,全镇形成“大学生村干部园区 合作社 农户”的基本经营模式,吸纳由我们大学生村官领办的各种专业合作社6家。引进万只獭兔项目和生物质燃烧炉企业。同时,以打造特色品牌为突破口,通过申请认证、注册商标等有效途径,塑造自己的品牌,争取到2015年形成发展以脱毒马铃薯、旱地西红柿为基础,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良种养殖等多途径发展的工、农、牧一体化的新型农业模式。
第三、坚持创业富民,成果惠及群众
省委袁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发展“一村一品”工程,我们奔着发展大规模的土豆种植基地,中华红叶杨基地、旱地西红柿基地、蔬菜大棚基种植地为目标。2009年初我们初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土地流转引导村民调产100亩的中华红叶杨苗木花卉、150亩的核桃和10个蔬菜大棚,其中该红叶洋的“钱”景非常可观。今年年初,每亩地赚6000元,是玉米单产种植的好几倍,现在又和内蒙一家绿化公司初步达成协议,每棵按20元出售,预计每亩可达到8000元的收入。,去年受天气影响,每个日光蔬菜大棚收入达到2万元。今年5月,又引导村民在核桃地里套种脱毒马铃薯,在地里刚犁出来的大小土豆一起出售每斤0.65元,每亩5000斤,收入3000元,第二季种植白菜又可创收1000元,每亩年产1万斤的西红柿前景也非常看好。目前,我们的合作社为本村及周边村提供33个就业岗位,共培训农民52次,带动全村31户创业,个人创业犹如播下星星之火、最终目标还要实现全村的星火燎原。
面对成功,我和我的同事们没有浅尝辄止,自我陶醉,而是在谋划更大的发展,向更高的目标冲刺。(山西省屯留县大学生村干部、余吾镇辛村村委副主任 李 杰)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