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龙岗村万亩香稻田里,机声隆隆。一个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娴熟地驾驶着一台台乘坐式插秧机,在田里“插秧”。插秧机走过,秧苗整齐、笔直地“长”在田里。不到20分钟,1台插秧机就将1亩田干净利索地插完。而按常规劳作,一个劳力一天还插不到一亩田。
这是龙岗村实行土地整体流转后出现的现代农业生产景象。这些年轻人大都是湖北孝感学院农学系2010届毕业生。
“过去,农民种地肩挑背驮,累得要命还挣不到钱,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撂荒地很多。”龙岗村支书、龙岗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刘顺田说,“如今,大学生开着农业机械种田,又快又轻松,这种在发达国家才有的种田场景,没想到在龙岗村实现了。”
孝南区农机局局长杨中秋告诉记者,为解决土地抛荒和效益低下问题,2009年,孝南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县)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形成区、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大力促进土地流转。
2010年4月,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春晖米业公司与三汊镇政府联合,大胆尝试,迈出土地流转第一步:龙岗、同昶、东桥、彭桥等4个村的村集体机动地、农民承包地共6000亩,折资入股,占总股份的51%。(何红卫黄朝武)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