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莫把村官当“衬官”
时间:2013-03-08 00:00:00来源:中国乡村网作者:樊稠

2008年,中央部署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据报载,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累计选聘了30万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目前在岗的有21.2万名大学生村官,其中有8.2万人已进入村“两委”班子,5000多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有4位大学生村官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这些大学生村官已成为党在农村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基础地位、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新生骨干力量,赢得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赞同。

但也有一些农村干部出于“求稳怕乱”的心理,把大学生村官当做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认为“嫩竹扁担难挑千斤担”。怕放手让大学生村官参与处理问题、协调矛盾、调解纠纷会惹出“大麻烦”。因此,把大学生村官看成是上级下派的村务“公勤员”、村干部的“陪衬官”。村干部开会,让其当“配角”;镇里召开会议,让其代替当“配件”;上级来村检查工作,让其当“配套”;走访调研时,让其当“衬托”;外出参观学习时,让其当“衬客”;遇到抗洪救灾、处理突发事件时,让其当“衬角”……不敢让其独当一面去完成任务。大学生原本是朝气蓬勃的“向日葵”,在其某种溺爱的程度上,却变成层层卷叶的“包心菜”。

如何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呢?我觉得基层党组织可为之当好3种角色:一要当好“导演”,在处理突出矛盾、复杂纠纷,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时,应让其登前台“唱主角”、打头阵。二要当好“育种人”,把其当做良种来培育和推广,优培优育、“防病治虫”。三要当好“马倌”,把其当做千里马来训练,使其不用扬鞭自奋蹄。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