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从大学生村官的年度“述职报告”读出了什么
时间:2013-03-08 00:00:00来源: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作者:唐豆豆
3月13日到16日,记者驻村调查时,读到当地一位大学生村官黄山宇2011年的述职报告。在反映工作不足方面,他这样写道:缺乏与群众的深入交流,仅仅做到了与部分群众打成一片,还不能完全熟悉全村的百姓。

  记者找到这位村官,向他了解详细情况。黄山宇介绍说,他是2009年9月被选聘为村主任助理的,到目前为止到村已近两年半时间,先后为村里做了不少事情,比如参与村集体房屋出租,通过公开发包,为村集体带来了10多万元收入;独立创建村里软件资料,使所在村成功荣获市生态村的荣誉;独立负责村主干道的筹划、协调以及监修工作,完工之后,那条路被县里评为农村道路硬化示范路等。

  尽管为群众办了一些实事,但与群众的期待肯定还有不小的差距。最主要的是,群众的真实想法不是完全清楚,服务难免不到位。黄山宇说,他所在的村有19个村民组,544户,1988人,目前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户没有走访到。这是我工作中的&lsquo硬伤。这里不妨算笔账:如果一天走访3户,仅需6个月就能走访完;即使一天只走访一户,两年的时间也足以访遍全村。今年要好好补上这一课。

  记者进一步了解得知,与黄山宇有类似感受的村官不是个别。担任村书记助理的俞宏告诉记者,他到村工作两年多了,目前仍有不少户主不认识,对每家每户的情况、存在的困难没有摸过底。这种现象反映出一些大学生村官地气接得不够。

  熟悉民风、掌握民情,虚心拜农民为师,本是各级组织对大学生村官的要求和期待。可为什么做起来不那么圆满呢?大学生村官李莉说,她老家在市区,工作在农村,两地方言差异较大,虽已到村任职一年半,仍然没有克服语言障碍,因此不能与村民顺畅地交流。还有,许多大学生村官集中在乡镇食宿,只能白天下村,而村民们往往早出晚归,白天很少在家,以至于与村民见面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

  要说客观因素固然有很多,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黄山宇认为,那些融入群众做得较好的村官,同样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具体困难,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增强自觉性,激发内生动力。他举例说,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重庆市女大学生村官周晓琳,当村官从脚底板练起,一本厚厚的日记记录了全村500多户人家的家事民情,群众都把她当成贴心闺女。

  山西省河曲县一位大学生村官与记者在线交流时认为,促进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联系群众,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下得去的长效机制。由此看来,要想使大学生村官融入群众真正落到实处,既要加强引导,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自觉意识,更要加强制度建设,营造一个好的机制环境。这就是黄山宇的述职报告给我们带来的启迪和思考。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