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坚持群众观点,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作为大学生“村官”更应该树立“把群众当亲人”的群众观,踏实做好村官本职工作,深入农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切身感受农村生活,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意见、化解群众矛盾。
树立“把群众当亲人”的价值观要求大学生“村官”首先应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克服高人一等的心态;入乡随俗,适应乡村的风土人情,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基层农村。把自己当成人民群众的儿女,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决困难。那么,大学生“村官”如何才能践行好群众观?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基层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深悉民情。群众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真话、知真情。在具体工作中,大学生“村官”应改变关门坐堂式、走马观花式的工作方式,定期抽出一定时间,走访院落或村社,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把握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通过向群众公布个人的电话号码等,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二是广聚民智。群众是最优秀的智囊团,是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作为每一个大学生“村官”,都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要坚持定期到农户家中住上一段,劳动一段,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群众的疑虑,真心与群众交换意见,同时,邀请各方面的农民群众代表参加各种决策会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最大程度上做到符合民心、顺应民愿。
三是诚办民事。群众是最明亮的镜子,能力和政绩的好坏群众说了算。新形势下,交通、城建、教育、住房、医疗、环境保护、农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社会保障等问题,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这些方面,大学生“村官”都必须在农村基层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活动,提早谋划,理清思路,采取措施,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学生“村官”要坚持联系农村基层服务群众、帮扶困难群众制度,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农民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