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西藏日报评论员:基层是青春最好的舞台
时间:2013-03-08 00:00:00来源:中国三农市场网作者:唐豆豆
“村官虽小,却是老百姓的父母官。我一定要把知识播洒在这里,把智慧发挥在这里,让他们的日子红火起来。”朗县第一位汉族女大学生村官杨雅兰掷地有声的承诺,通过几年的辛苦奔波、不懈奋斗正逐步得到兑现。这位在城里出生和长大,第一次到仲达村时“被眼前的现实狠狠地打击了一下”的大学生村官,如今被村民称赞为仲达村的主心骨、贴心人和知心人。从“喝不惯酥油茶,咽不下干牛肉”到成为广受村民爱戴的村干部,杨雅兰同我区基层众多年轻干部一道,在磨砺中得以让青春闪光,在奋进中得以实现自身价值。

  很多成功都不可复制,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少像杨雅兰一样的优秀基层年轻干部的成长经历、他们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可供其他同样奋战在基层的年轻干部借鉴和学习。笔者认为,坚持、灵活与亲民,这三个关键词可以很好地概括他们身上的特点,同时也是初到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打开工作局面的三样“利器”。

  坚持,让梦想照进现实。随着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的深入开展和不少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变化,我区广阔的基层出现了越来越多青春的身影,而基层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自身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宝贵机遇。有道是:“凡事用功不求猛,但求恒。”对于大学生村官和年轻干部来说,想要在基层建设中展现自我风采,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明白凡事贵在坚持的道理,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性逐步打开工作局面,在坚持中收获“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喜悦。

  灵活,充分展自身所长。对于基层年轻干部来说,对基层工作的认识和经验不足是其短处,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对新鲜事物和先进理念的善于接受、吸收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但是要注意到,基层工作切不可一味蛮干,而是要灵活多变,结合当地特色与自身特长,以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工作,达到招招见效的目的。杨雅兰通过组织“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从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入手,用灵活多变的管理、工作方式,迅速赢得村民信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亲民,把群众装进心里。亲民首先是一种态度,是放下“官架子”、多接地气,是多进家入户、了解民情。其次,在新的环境开展工作,如何亲民,如何尽快融入到当地群众中去,要心里有数。对于年轻基层干部来说,以谦卑的姿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是最有效的办法。被称为“群众心中的好村官”的工布江达县江达乡帮嘎岗村大学生村官欧珠罗布说:“在刚开始参加工作时,我就牢固树立群众是亲人、是老师的观念,在不断拉近彼此关系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充分的成长。”的确,群众的支持与配合是在基层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而一个亲民爱民、也受民爱戴的干部开展工作自然会事半功倍。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对于我区近千名大学生村官和基层年轻干部来说,选择了进基层这条路,就要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自信和坚持,勇于接受挑战,丰富人生历练,让自己充分成长、无怨无悔。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