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中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他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在基层一线的大学生村官,要脚踏实地,做好群众工作,走实群众路线。
把提升能力视为第一要务。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校门,往往比较缺乏社会经验,而农村作为基层,所要解决的问题复杂而又具体,因此应做到熟悉农村,体贴民意,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自身培训,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学政策、学法律、学科技、学“三农”知识;认真寻找与农村工作相关的政策信息,将政策法规、文件精神与农村工作相结合,明确工作思路,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断推进农村工作创新。要提升实践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开展群众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改进方式方法,用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用群众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拜群众为师,在与群众一起的摸爬滚打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
把带动发展视为第一职责。大学生村官要发挥接受新生事物快、市场意识强等优势,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负责地把上级布置的每一项工作落实好,力所能及为群众办好事实事。首先要选准路子,要用足当前各级各部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同村两委干部、有带头致富经验的村民商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带领村民致富的产业路子,立足本村优势,瞄准市场需求,找准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和启动点。其次要放开眼界,集中政策资源发挥本村的优势产业项目,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场经济、高效农业等知识进行有效“衔接”,在结合实际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主意、想办法,周密分析论证,利用电子、网络等现代通讯技术平台实现与外界的“资源共享”。
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纽带”,要想主动深入群众,在农村工作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增强自身服务群众的意识。首先要以群众利益为前提,在工作中尽量去了解群众的想法、愿望和需求,对群众反映的困难要放心上,扑下身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次要以公平处事为准则,在工作中要公平公正,不能以权谋私,营私舞弊。要以群众认可、满意为标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的满意程度是衡量农村工作最好的标尺。只有真心为民,真抓实干,才能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赢得领导和群众的认可。
(责编:杨媚、权娟)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