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地方要闻
鄞州区建立三位一体机制抓好大学生村干部教育培养工作
时间:2009-10-28 15:08:5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鄞州区着眼于加快大学生村干部的能力提升进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加快大学生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区247名大学生村干部中有1名被选拔进领导班子,12名进入镇乡(街道)事业编制,3名进入村(社区)领导班子。

一、注重教育培训,着力增强农村工作的适应力。为使到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尽快熟悉农村工作环境,对大学生村干部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一是岗前集中培训。在新录用的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到岗工作前,由区委组织部统一进行培训,先后举办了两期培训班,采取“听、看、谈、议、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听”就是邀请了12名市区两级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就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谐社会创建、村级民主法制、村级财务管理等专题进行授课。“看”就是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实地到藤头、湾底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谈”就是邀请先进村党支部书记介绍当好村干部、做好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议”就是建立大学生干部网上论坛和QQ群,利用培训空闲时间,组织学员分组分专题进行讨论交流;“考”就是组织学员结合培训统一进行上岗资格考试。二是多岗位挂职锻炼。建立挂职锻炼制度,各镇乡(街道)分批次组织高校毕业生村干部到镇乡(街道)机关信访、城建、综治调解、计划生育等岗位进行锻炼,全面了解乡镇情况,开阔工作视野。三是专人帮带。确定大学生工作的该村联村领导和农村工作指导员为其培养联系人,通过定期沟通,言传身教,帮助其顺利开展和适应农村工作。同时,规定村党组织书记是村(社区)干部大学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并将培养工作成效作为评选“五好”村党组织、考核村党组织书记的重要内容。

二、注重规范管理,着力提高考核激励的保障力。专门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办法》,对大学生村(社区)干部的岗位责任、日常管理、激励考核和待遇保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一是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大学生到村工作,岗位安排由镇乡(街道)统一调配,原则上以助理职务为主,一般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经济合作社社长助理或团支部书记、文书等职务。到岗后与所在的镇乡(街道)、村(社区)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将他们的收入报酬与岗位目标完成情况、工作实绩捆绑在一起,使他们真正感到在村里工作实绩的好差与自己的报酬息息相关,避免“混日子”的短期行为。二是建立日常考察监督制度。每月月底,根据本人工作情况填写《月度工作考评表》经村党组织签署意见,报镇乡(街道)党(工)委备案。同时,定期不定期地召集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进行汇报交流,分析情况,布置任务。三是建立满意度测评制度。每年年末,各镇乡(街道)按照岗位责任制,对高校毕业生村干部进行严格考核。同时,大学生村干部所在的村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对他们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度测评主要包括年度述职评议结果、从事岗位工作情况、本人具体表现等几部分内容。四是建立激励保障制度。实行工资统筹,被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的工资由镇乡(街道)发放,每月800--1000元,奖金由所在村根据考核结果发放,额度每年为6000--8000元,基本保证年收入16000-20000元之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女干部还包括计划生育保险)等各类社会保险的集体应缴部分全部由镇乡(街道)承担。

三、注重搭建平台,着力发挥创业干事的推动力。一是“压担子”。吸收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参与“群众提议、干部承诺”活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认领工作任务并公开作出承诺,要求他们在村(社区)当好“六大员”,即新农村建设政策宣讲员、远程教育管理员、便民服务代理员、献计献策参谋员、志愿者活动组织员、和美家园创建示范员,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二是“搭台子”。组织开展“结亲联心、服务基层”活动,具体做好“四个一”工作:即主持一次党员群众远程教育培训、组织一次党团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帮扶一户困难群众、制定一个党建工作规划。有些大学生村官还利用专业特长组成跨村服务队,开展义务法律咨询、农产品网上推销,在便民服务代理中发挥作用。三是“架梯子”。实施“雏鹰计划”,畅通向上晋升的渠道,及时将能力强、成绩显著、具备条件的大学生村干部列入村后备干部,并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在本村干部职位出现空缺时逐步让其担任实职成为“领头雁”,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全区共有3位大学生干部进入村(社区)领导班子任职。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