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9日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研究课题组,发布了一份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执笔的《“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这份数万字的报告在对大量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大学生村官工程”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以下为记者摘
他们受到了村民的普遍欢迎
对河南省汝州市小屯镇东村、耿堂村和骑岭乡雪爻村的调查表明,86%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持欢迎与积极支持态度。经济上较贫困的雪爻村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率尤其高,呈现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大学生村官”更多的期待与支持。当地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也体现在宏观整体层面———河南省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平顶山市有1831名“大学生村官”被选进村“两委”班子,占“大学生村官”总数的89%。其中12人被选为村委会主任,6人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概括起来看,“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带来了新技术、新方法,部分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给农村带来了一股新风。
他们为什么选择当“村官”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对应届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在选择当“大学生村官”的人中,超过57%的人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17%的人把农村当作磨练自己的舞台,24%的人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扎根农村。2008年对现任“大学生村官”家长的调查材料显示,55.33%表示非常理解和支持,38.52%表示不很理解但支持,6.15%表示不理解。现任“大学生村官”中63%的人认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29%的人认为一般,少量部分表示后悔或有点后悔。
上述情况说明,下农村当“村官”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重要就业选择,实践也证明主流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则表明需要正确引导,把好第一步的选择人才关。
如何帮助他们胜任“村官”
认真细致的管理工作是保证“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村官”来源或为应届生,或为往届毕业;或为当地回乡大学生,或为外地生源;或为专科本科,或为硕士博士;工作的村子或大或小,或进步或落后。两者组合,工作异常复杂,对于刚出校门的青年大学生无不面临巨大的适应能力考验。在此情况下,进行岗前准备、培训,岗中组织学习提高十分重要。但目前多数地方是在确定人选后,只集中学习二、三天,然后就派往农村了。
局部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进到村子之后,将经历长达1年左右的艰苦摸索阶段。约21%的人感到前途迷惘,18%的人感到学习机会少,6%的人感到所学东西用不上,产生诸如专业不对口、村情复杂、与村里人缺乏认同感、孤独等方面的压力。因此,96%的“大学生村官”强烈要求加强理论与实用技术的培训学习。
在“你在农村基层工作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方面,排列前4项的是:发展项目资金短缺(39%),实用技术缺乏(21%),村中社会关系(9%),难以得到群众的认可支持(8%)。关于项目资金问题,98%的调查对象建议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鼓励和支持就地创业。
期满之后他们干什么去多数“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期限为3年,届满之后怎么办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对现任“大学生村官”的调查表明,35.5%的人选择3年期满后继续留在农村岗位与农村创业,57.7%的人计划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选择进入社会重谋职业的人较少(6.87%)。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村级“大学生村官”设计为几位(北京为2位,其余为1位);如果留任村级机构,当选干部,需解决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身份相悖问题;如果有“大学生村官”愿在农村自主创业,需要解决资金与政策问题;如果要考公务员、考研、社会就业,如何把握优惠规定等等。从整体来看,“大学生村官”的出口设计最终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推动力问题。
他们的生活与待遇平顶山市2006年对“大学生村官”工资待遇的规定为:应届大专毕业生每月474元,本科生499元,每人每月外加100元生活交通补助。已就业人员由原单位保留职级待遇。工资来源由市、县、乡三级财政按3∶4∶3比例分担,按月足额及时发放。
2008年初对9个不同省份的“大学生村官”月工资调查显示:北京市为2000-3000元,四川省为700-1000元,山西省为800-1600元,浙江省为1500元左右,江西省为1000-1500元,江苏省为1500元左右,河南省为700-1200元,贵州省为700元左右,河北省为1000元左右。调查中,有21.64%的“大学生村官”觉得收入较低,有58.70%的人期望适当提高工资。
需要完善组织管理报告认为,“大学生村官工程”应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从中央到乡镇5级管理组织系统化,完善制度建设;要做好选拔、培训、管理、监督、考核、奖惩、辞退、届满后转入、分流等方面的管理设计,做到有章可循;要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岗前精心培训,认真选拔;要加强组织管理部门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业务指导,特别是进行法律知识与致富业务知识的制度性培训;要提供信息交流基础条件;要分前期、中期、后期不同阶段明确“大学生村官”的任务,适度放权压担,鼓励锻炼成长;要完善“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后续援助措施,提供技术,设立专项创业基金,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创业;要做好届满时的分流工作,正式留任的建议设计“荣誉村民”等渠道,保证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原则下的正常选举任职;要求就地创业的,要在考核的基础上,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其带领村民致富;其它提干、公务员录用、考研、就业方面要规定作为备考内容,予以一定优惠;要鼓励进行各种形式的“大学生村官”之间、村官与村民之间、村官与上级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为“大学生村官”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提供最好条件。
附记:记者4月8日从中组部获悉,中组部近期宣布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为中央计划项目。该项目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将按照本地乡镇新录用大学生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确定补贴标准。中央财政将对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按人均20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同时,按照东、中、西部不同地区人均每年分别给予5000元、10000元、15000元的补贴,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负担。而目前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属于各地自己实施的“大学生村官”项目,不享受中央财政给出的安置费和补贴。
(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孙乃会)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