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已成为村镇建设中一支重要的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对提高农村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为北京郊区农村大学生村官正在展示“服务市民DIY导航行动”大旗。这些大学生村官通过电子网络、毕业学校、社会关系等途径,发布农村“市民DIY”信息,让更多的市民通过DIY活动走进新农村服务新农村。卜向东 摄
“咦,颜色变了!”
“噢,这是假的!”
4月29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来临之际,北京平谷区马坊镇镇政府会议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优劣食品鉴别知识培训在这里举行。
讲课的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专家们,生动、实用的食品科学知识让在场听众为之倾倒,惊叹不已。听课的是来自平谷区马坊镇22个自然村的44名大学生村官,以及平谷区各级负责食品安全的相关干部。生动活泼的课程拉开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星火志愿者服务队奥运食品安全宣讲活动的序幕。
知识传播爱心传递
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侯彩云教授发起了食品安全星火志愿者爱心传递行动(本报产品质量报告周刊进行了多次报道)。利用寒暑假期回乡探亲的机会,参加爱心传递的大学生们,每次都会从各自的家乡发现一些问题食品。在去年暑假,大学生志愿者就曾发现一个“大家伙”:一个包装精美的奶粉品牌,居然不含乳蛋白。
几年来的爱心传递行动,让侯彩云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农村的食品安全隐患该由谁来发现?怎么发现?
当她带着问题到各地调研时,这一发人深思的问题,同样也引起了村官们的思索和共鸣。
侯彩云调研发现,随着各地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长效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一些劣质食品开始转战农村市场。在一些乡村小卖部经常会看到,过期的、变质的以及“三无”食品不时出没,食品标识标注不规范、添加剂严重超标、营养成分严重不足、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的城乡收入差别较大,很多农民收入较低,购买力较弱,使得农村很难建立经营规范的超市,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使得一些不法商贩乘虚而入。另一方面,目前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仍显不足,特别是县以及县以下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受到人力、物力、业务水平、经费等限制,监管力度明显不够。
面对这一现状,侯彩云和学生们便萌生了一个愿望: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为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只要有时间,她都会组织自己的学生,向他们传播识假辨劣知识,让他们利用课余、寒暑假的闲暇之机,顺便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家乡寻找问题食品的踪迹。
“我们传播的不仅仅是食品安全的知识,而且是一颗知识报国的爱心!”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向记者说。
大学生村官担任食品安全监察员
平谷区马坊镇是北京市最早试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乡镇,从2006年开始,陆续有44名大学生响应中央到基层就业的号召,来到最基层的村子里任职。这些思想活跃、满怀理想的青年学子们,来到农村,为村民们带来了新技术、新方法,带来了让村民发家致富的新点子,给相对落后的农村带来了一股新风。
马坊镇有22个自然村,目前每个村都有了两名大学生村官。据平谷区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高金生介绍,为了充分发挥村官的作用,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平谷区将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村官全部聘为食品安全监察员。其主要职责是通过板报、发放材料、走村串户等形式,向村民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食品安全隐患,为强化食品安全工作献计献策。
为什么要向大学生村官传播食品安全知识?侯彩云介绍说,经过几年来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的实践,深感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确实存在不少隐患,农民对食品安全的意识比较薄弱,对食品质量鉴别的技能相对偏低。大学生村官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工作在农村基层的一支有生力量,通过调动他们参与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无疑会对消除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管盲区产生积极作用。这些大学生村官们由于专业背景不同,相当多的村官对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尚欠缺。如果他们掌握了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无疑是如虎添翼。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星火志愿服务队义务为大学生村官传播食品安全知识的活动得到了平谷区马坊镇政府的积极响应。在4月29日举办的大学生村官食品安全培训课上,记者看到,接受培训的村官对问题奶粉、问题白酒、问题食盐、问题食醋、问题水产品、问题稻谷的快速鉴别方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村官们表示,将把培训中所掌握的技术应用于本村食品商店日常的巡察工作当中。
马坊镇44名大学生村官中,有18名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毕业生。2006年从农大食品学院毕业的程宣辉是最早来到平谷区任职村官的大学生之一。
“工作有意义,生活很精彩。”这位任职于小屯村的村官向记者介绍说,每周他都要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研讨食品安全工作方法、将从网络上搜集的食品安全、相关种植、病害防治、合理用药等资料向村民传授。同时,帮助各村建立食品安全经营户台账,做到对村里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底数清、情况明,增强了村民和经营户的食品安全意识。“如果总理想了解我们村的情况,鼠标一点,我们村的情况他都能一目了然。”程宣辉骄傲地说。
据马坊镇副镇长张玉国介绍,大学生村官已成为村镇建设中一支重要的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成为当地村民的好参谋和好帮手,对提高当地农村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质量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