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大学生村官扎根田间须磨炼
时间:2009-10-28 14:28:2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山人

目前没能很好融入农村的主要原因:自身不适应、村民不认可、机制不完善

人民网山西视窗200895日电 2006年我省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两年时间全省已经选聘9748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基层农村,今年,我省还将选聘一万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不过,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今日公布的调查显示,由于自身不适应、村民不认可、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不少大学生村官难以真正扎根农村。

从学生到村官,大学生们给农村带来知识与新观念的同时,自身对这种角色的转换却不适应。感到发挥作用吃力,难以下手工作成了很多大学生村官初下农村时的共同困惑。调查发现,由于大学毕业生思想上不够成熟、心理落差较大,新的环境让他们在生活、工作上都有些不适应,没有深入接触过农民,没有深入了解农村,很难将学生的方式与农村管理结合起来,也很难做出成绩。

与此同时,部分村干部和村民的不认可也让大学生村官工作难以开展。调查发现,由于到农村的大学生中专业对口的很少,刚开始无法对农民提供有效的帮助,而农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期待恰恰就是能为他们很快带来实惠,这种反差使他们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逐渐弱化,认为他们是华而不实,甚至把他们看做局外人,使村官在农村的工作很难进行。

此外,缺乏完善的评估体系、奖励与惩罚体系,以及没有明确的身份和出路也使得不少学生村官自己在工作上出现懒散、消极的状态。

对此,调查建议应首先给村官建立分类晋档,勤绩联酬的目标考核体系,优胜劣汰,使不断引进的大学生村官形成一条送智链。考虑到大学生村官对角色转换的不适应感,在其工作的适应前期、成熟中期及其发展后期都应进行相应的效绩评估监督,同时对其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充实和完善。

在知识培训上,高校在今后课程设置上应增加村务管理方面的课程,有意识地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同时,加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力度,增长村官的农村知识,使其学有所用。

为了让大学生村官真正扎根农村,调查建议应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用政策、待遇和事业留人,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记者 薛皓中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