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杂谈】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是值得颂扬的壮举
时间:2009-10-28 14:29:4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女儿当村官了,我的心里不知是啥滋味”。这是一个大学生村官母亲向我说的一句话。我了解她的女儿,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初中、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如果不是当年高考失误,现在应该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不会成问题。可是没有如果,她所拿到的仅是一个“三本”文凭,靠这个不值钱的文凭想在城市就业很难。好在这个女孩参加村官考试过关,也算是解决了就业问题。

考这个村官也不是多么容易。本地招200名村官,就有1700名大学生报名,当然多数都是三本、大专毕业生,一本、二本也有,但了了无几。因为好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都到大城市就业去了。一般院校专业不好的,或三本、大专的毕业生文凭不够硬,在大城市就业相对难,才无奈回家乡参加村官考试。但别以为考村官是多么容易,200/1700,也就是8.5人取一人,不容易的。可见大学生村官也应该是香饽饽。

可是村官对这个女孩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虽然一切手续办妥了,就是迟迟不肯报到。经过说劝,才无奈地去了。妈妈最了解女儿,昔日高中同窗,考上名校的,有的读研了,有的在城市就了业,,就业的从工作环境到工资待遇都不错,毕竟是名校大学毕业生嘛。而她确因一次高考失误,导致到农村当村官。实际这个村官仅仅是比失业稍强一点。女儿不愿意去,当妈妈的最理解。

究竟去农村当村官好不好?农村要是好,为什么农村的孩子那么刻苦学习、拼命考大学,要离开农村?农村要是好,为什么连农民都去城市打工?农村要是好,为什么农民最穷?到最基层、最穷的农村当村官,是大学生无奈的、最低的就业选择。从待遇上看,跟在城市就业的大学生的待遇是没法比的;比在当地同期当公务员的工资低了一大截。当然到本地当公务员的大学生不是靠考试,而是靠关系、靠送礼才进去的。在本地,有关系、有钱的也不会去考1:8.5的村官。越是基层“潜规则”现象越严重。

在农村当村官与所学专业不着边。大学生在学校读的专业不是村官,即所用非所学。每所大学所设专业都是经过科学论证不是随便设的;当初报考选择专业时也绞尽脑汁费了一番心思;所学专业付出的是四年的心血。毕业后当几年村官,专业肯定是要荒废。“专业对口”这个概念对大学生村官没有意义。

当村官的待遇最低。四年大学,花掉了多少钱?少则4—5万,多则6—7万。好多大学生家庭欠下了债。最低工资待遇的村官,靠什么还债?毕业后的大学生已经进入成婚年龄,经济窘迫,怎么结婚成家?大学生村官的婚恋将因经济窘迫成为问题。

大学生村官将来的出路在哪?毫无社会经验和背景的大学生,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有几个能在农村闯下一片天地?本地政策对大学生村官有“承诺”:在考研和考公务员时,初试照顾5分。考研,在没有学习氛围的农村,而且在职复习,你能考几分?照顾的5分能起到作用?市级以下机关公开招录公务员的太少了,没后门、没关系要进市级以下机关比考中直、省直公务员都难。考省级以上的还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是一直在农村当村官前途无疑渺茫;考研、考公希望不大。不知大学生村官的出路在哪。

以上这些,大学生以及家长都是明镜在心,到农村当村官,心里肯定不是滋味。眼下遇到了就业难的问题,对大学生说“应该改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可以锻炼人”等等一切说教都是苍白的。我认为,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无奈之举,而在国家遇到问题时他们稚嫩的肩膀上扛的是为国分忧的重任。从这点看,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的行动,是一种值得颂扬的壮举。

还是应该相信,我们国家就业难的问题是暂时的,不久的将来,会有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好政策出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