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吸引优秀大学生到村官队伍,北京市对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和“出路”问题有明确规定。被聘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其薪酬第一年平均每人每月2000元,第二年平均每人每月2500元,第三年平均每人每月3000元,并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政策,为其缴纳各类社会保险;非北京生源的北京高校毕业生,聘用后连续两年考核合格者,经有关部门批准,可转为北京市户口。“出路”问题的规定有:在校期间已通过北京市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的,笔试合格证书有效期可延长至三年合同期满后的六个月,合同到期如用人单位需要,经面试合格,可优先录用为北京市国家公务员等。
从2006年开始,大学生做北京的村官往往需要竞争,优秀的大学生才可能被录取。据统计,2006年至2008年,大学生村官的考录比例一直在6比1左右。2009年,北京市计划选聘大学生村官1600人(后实际选聘1847人),有近2万人报名竞争,考录比例首次达到了12比1,成为历史最高。
中组部等12个部门曾联合下发《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为大学生村官“出路”提出了5点意见。一是鼓励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干部;二是推荐大学生村官参加公务员考试;三是扶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四是引导大学生村官另行择业;五是支持大学生村官继续学习深造。
北京市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也进行了调整。以后,大学生村官在三年合同期满后,进入村“两委”班子、考核合格者,可以续聘下一个三年任期。而此前,大学生村官续聘比例仅为10%,而且聘期只有一年。有媒体称,这有利于大学生扎根农村,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
目前,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开始报名,这次中央机关招考的一个特点是,加大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录取公务员的力度。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用于招录具有二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计划数比去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总体可达到70%以上。例如,**中央办公厅招录21个职位27个名额,其中15个职位21个名额要求基层工作年限为“二年”,只有6个单位6个名额不要求基层工作年限。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