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浦口区校地团组织共建服务项目正式启动,驻区高校团委与共青团浦口区委签订了协议书,此举也意味着,21岁的钱琨即将和其他42名在校大学生一起深入39个基层农村社区,开始他们各自的“‘村官’生涯”。基层看重的是大学生的智力优势,不过大学生也有自己的现实算盘,现场不少人都表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挂职村官”所累积的基层经验,无疑可以为将来找工作、考公务员大大增加筹码。
刚刚二十出头的小青年,学校里的课业还没结束,这村官要怎么当?据了解,此次浦口区共青团组织一共从驻区9所高校在读大学生中,选聘了43名学生干部到各村、社区挂职“村官”,而头衔都是统一的“团组织副书记”,挂职时间为一年。至于挂职期间的任务,也配合校地团组织共建内容做了明确规定,一个月至少到所在社区两天。
作为回报,除了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挂职大学生一定的生活、交通、通讯补贴外,协议书里还有一项优惠很“诱人”:“挂职社区及社区所属镇街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挂职大学生。”
首次大规模组织基层锻炼
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大,这几年每年都有不少大学生应聘村官,这本身并不稀奇,然而让在读大学生挂职“村官”,这在南京市尚属首次。据共青团浦口区委组宣部部长李晓介绍,此前“大学生村官”主要招的都是应届毕业生,像这样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就能集中挂职“村官”,这是以往没有过的。
钱琨告诉记者,她此次报名,主要是因为将来想考公务员,“我觉得如果有这段‘村官’经历,考上公务员的可能性会更大吧。”
以前寒暑假社会实践,钱琨也去基层锻炼过,但都是浮光掠影,“这次不一样,可以和村民长期接触,这样就能了解社会基层是怎么运作的。”钱琨表示,对他们来说,新的考验即将到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