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用爱心为留守儿童筑起一道爱的城墙
时间:2009-10-28 14:40:2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一双黝黑的小手不停的抹着眼泪,已经哭花了,嘴里念叨着:“我可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的小脸蛋,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

32个座位,32个学生,一眼望去却总觉得少了一个。她总是把头埋的很低,甚至发顶与桌沿平齐。第一次站在全班面前;低着头,沉默着,整个教室一片沉寂。我希望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即使它多么简短,多么颤抖。我只是想听到她的声音!

“我叫李佳佳…我喜欢画画…”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31双无邪的眼睛,盼望着…盼望着还能听到什么。许久,她没再加什么,低着头回到座位。

这个无语的女孩,我希望我能打开这扇心扉。班委民主选举时,我毅然任命她为生活委员。

“大家知道我为什么选佳佳吗?就是因为她不够大胆,不够自信,不敢大声的表达自己。”同学们都笑了。她把头埋的更低了。

“佳佳,难道你觉得你不行吗,难道你不愿意帮助班级同学吗?”“愿意”喃喃一声。

“大家听到没有,佳佳说愿意”。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说“听到!”“佳佳,你听到没,全班同学都相信你,你觉得你能做好吗?”

“我可以!”我终于听到那洪亮的声音,教室里沸腾了。

佳佳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和奶奶。平日里两位老人除了要下地忙农活还要照顾其他的三个孩子,根本无暇照顾好这些孩子。

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父母的心是最贴心、真诚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火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象,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对于佳佳这样的孩子无疑是一种奢望。没有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没有机会接收到父母的关爱。

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一般学校除了智育教师之外其他诸如德育、美育教师比较缺乏,基本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生活指导教师,只能实行大众化教育,不能给留守儿童更悉心的关怀。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缺陷大多在学校表现不积极,冷漠、郁闷、失望、敏感、孤独和自我封闭等。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背景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引起关注。留守儿童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尤为突出,焦虑与自卑,任性与自我中心,学习困难与注意缺陷等问题突现,我们应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来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从而达到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的未来,是农村的希望。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为留守儿童筑起的一道爱的城墙。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