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富川瑶族自治县油沐乡鲤鱼塘村境内,映入眼帘的是片片挂满果子的水蜜桃林和长势喜人的烟叶,一幢幢新楼点缀山间,远处的山上还有“飘动的白云”——羊群,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头巷尾,一幅农村小康图景。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三年前这里却是全市挂号的倒排村。谈起鲤鱼塘村的变化,该村的村民都深情地说:“没有义支书的帮扶带动,我们哪里有这么快过上富裕生活,他是咱们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
油沐乡是富川最偏、最远、最山、最小,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小瑶乡,往昔,鲤鱼塘村又是该乡最贫穷的一个村,该村有160多户800多口人,由于观念守旧,村民一直沿袭着靠种些稻谷、玉米、花生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贫困生活。当地党委政府多次努力帮助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但受交通、信息、观念、环境的制约,迈出的步子却不大。
被村民称为领头羊的便是该村党支部书记义芝汉,1996年,他自己买了辆汽车搞起了农副产品运输,成为该村的流通大户。“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义芝汉看到周围村民生活贫困时,内心感到阵阵揪心的痛。2000年,该村成为地区倒排村的事实,更是让他深感责任大,于是他毅然卖掉了汽车,带头帮助村民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决心带领群众改变那种仅种些稻谷、玉米、花生的传统种植模式,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当年,他便用自家良田换来连片10多亩旱地,全部种上早熟桃,在他的带动下,当年春笔架山自然村60户农民连片种植水蜜桃500亩。2002年,他因思想好,懂经济,致富能力强,带动能力强,被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这给了义芝汉一个带领群众致富的大舞台。他充分利用本村山场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动了76户农民养殖山羊,目前该村已养殖山羊7000多只,仅此项为村民人均增收近300元。抓住南烟集团来富川办基地的机遇,大力发展春烤烟生产,今年该村烤烟种植面积达550多亩,新建烤炉60多座,预计产值达70多万元。同时推行“烟——薯(瓜)——菜”的种植模式,利用烟地套种广东红薯、在荒山、荒坡上种植台湾小南瓜1000多亩,预计产值达60多万元。今年春,又发动农民种植梨桃等水果500多亩,退耕还林600多亩。全村建有沼气池59座,走出一条“猪——气——果”良性循环的经营新路。
看到大部分农民富裕了,义芝汉又与其他党员共同努力,多方筹集资金20多万元、水泥30多吨,在全村5个自然村之间铺设水泥路,在笔架山自然村户与户之间的道路全部铺好水泥。新建了村部办公楼。帮助56户农民安装了程控电话,大大解决了通讯难的问题,2002年,该村人均年收入达1800多元,成为富川瑶族自治县生态能源小康示范村。何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