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山东桓台老粗布织出五彩路
时间:2010-05-18 10:51:35来源:作者:天石
“手工老粗布不缩水、不卷边,不伤皮肤,冬暖夏凉,睡这种床单,养人。”4月13日上午,山东省桓台县起凤镇夏六村86岁“老织女”徐宋氏在古老的织布机旁,手拿着一件七彩床单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起凤镇素有手工纺织老粗布的传统。近年来,在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消费潮流中,老粗布凭借其纯棉质地、手工织造、古老民间工艺等特质,受到越来越多城里人的喜爱,销售价格也一路飙升。起凤镇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引导当地村民从事老粗布手工加工,并不断扩大规模。在政府的引导发动下,村民家中多年不用的织布机、梭子等用品又被重新“上岗”,还有很多家庭添置了新的机器。如今,夏六村已辐射带动周边十几个村加入到老粗布加工的行列,老粗布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香饽饽”。
  笔者在夏六村41岁妇女胡平家中看到,她手拿一股五颜六色的纺线来回穿梭。胡平边忙活边告诉笔者,她现在做的是老粗布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牵机,自己每天这样来回穿梭的距离能超过1万米。她和丈夫把自家的责任田已全部承包出去,专职干起为纺织农户牵机的工作,一天能够加工棉线150多斤,村民们以每斤12元的价格买走加工好的线团,除去成本,她每月都会有不菲的收入。胡平介绍,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购买线团,村民们买回这些半成品后,再经过刷线、打线、纺织等手工工序,最终制成床单、被罩等用品,每件床单至少得卖五六十元。
  “过去,农村妇女因照顾家庭,很难外出打工,造成劳力浪费。现在,足不出户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农忙季节也不误农活。”夏六村妇女主任曹秀春介绍说,目前,仅靠农闲手织老粗布,每年就能为全村带来60多万元的收益。“唧唧复唧唧”的机杼声已成为村民致富增收路上欢快的“交响曲”。 
杨永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