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扎兰屯市科技特派员工作自2007年开展以来,成绩显著。目前,全市20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全市16个乡镇(办事处)、126个行政村,通过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创建和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帮助农牧民致富。科技特派员工作为全市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入了助推剂。
在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体系建设中,科技特派员庞龙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农业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工作,2007年他引进的万寿菊在扎兰屯市西南4个乡镇种植,虽然2007年遭受严重旱灾,万寿菊亩最高产量达7000斤,最高亩收入2400多元,在大灾之年获得了非常好的收成。2007年由他牵头成立了“扎兰屯市富民葵花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扎兰屯市浩饶山镇建设葵花种植基地。通过科技特派员创建的合作社带动,浩饶山镇群众收入稳定增长,并在基地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些带头人年收入达到20—50万元。据扎兰屯市浩饶山镇副镇长伊广彬介绍,2010年油葵平均亩产400斤以上,平均亩纯收入达800元,浩饶山镇仅油葵一项收入超过了3000万元。2010年科技特派员庞龙又引进了两个高产玉米新品种,在关门山乡试种,KX3564覆膜亩产达1800斤,KX9384亩产达1300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下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
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实施加快了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扎兰屯市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内蒙古扎兰屯市资讯新闻中心记者部:记者:纪明国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