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大学生争当村官:如何戴好村官这顶乌纱帽
时间:2013-05-27 08:08:04来源:作者:易欣
东莞市2013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报名已结束。共有1009名高校毕业生报名角逐96个名额,与前年相比虽有降温,但近1∶11的比例仍昭示着村官对大学毕业生的高度吸引力。(详见昨日A10版)  本次招考有个引人瞩目的特点,女生比男生还要多。为什么这么多女生想要去做村官?有考生说,首先是因为就业困难,而东莞农村条件好、大学生村官转考公务员也方便。如此看来,有相当部分考生是为了安逸,或是把村官当成了跳板。  大学生村官,不易做。2009年走马上任的东莞第一批大学生村官,有不少干了不到一年就黯然转行。据一些老大学生村官讲,在农村工作,存在着难以融入环境、收入不平衡、晋升之路不明、职业规划迷惘等种种问题。其实,在其他地方的大学生村官,也面临类似问题。这也导致不少大学生村官,怀着改变农村面貌的雄心壮志而来,任期满后,带着迷惘失落和挫败感而去。  大学生下基层,本是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改变城乡人才失衡状况、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以,社会各界都给予他们很高的期望。东莞更期盼这些年轻的村官,能够肩负起推动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弥补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的缺陷。  此外,要到东莞农村去的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农村的行政级别、悠久的历史文化状况、富可敌市的经济状况、复杂的人口构成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加大了农村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在转型升级的热潮中,我市合并村社的工作逐步展开,可见作为东莞社会经济细胞的农村,将要承担起更大的社会发展重担。如此种种,无不对村官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报考的大学生们,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在大学生村官的薪酬和职业发展等方面,我市是做得比较好的,走在了其他地区前面。这也是为何有那么多大学生想来东莞上山下乡的原因所在。但是,如何把有才、有德、有心为农村服务的大学生村官留住,还需要有更多制度设计。  其实,大学生下乡,也不一定非得做官。农村的官,位置少、转腾挪移的空间小,与正式政府公务员有差距。年轻人与其冲着乌纱帽去,不如戴着工程帽来。东莞产业多在农村,组织上应尽量让大学生们专业对口,找准位置,减少大学生下乡专门写文件、修电脑的高配置闲置状态。大学生们如能在农村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势,在农业现代化、产业转型等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必将更大地促进农村和个人发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