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坚守九年,他离不开这个村子了
时间:2013-07-08 00:12:38来源:作者:方同
再过几天,徐云威就毕业整整9年了。9年前,他从黑龙江大学历史系毕业,和很多努力留在大城市找“好单位”的同学不同,他参加了第一批黑龙江省“村村大学生计划”,被选聘为绥化市庆安县农久胜镇久红村主任助理;7年前,服务期满,和一起来的很多人的离开不同,他继续留下来。从23岁到32岁,徐云威把青春洒在了这片黑土地上。
  2004年,黑龙江省推出“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刚刚毕业的徐云威听到这个消息很兴奋,他来自农民家庭,对农村生活很熟悉,渴望到广阔的农村做一番事业。但父母听说后当场就急了:念了16年的书,终于考出了农村,还要回来?万万不行。朋友们也替他着急,甚至主动帮他联系当老师的工作。然而,徐云威决定报名试试,如果能分配回自己的家乡庆安县,那就去干一番事业。
  通过笔试、面试等程序,徐云威得到庆安县久胜镇久红村主任助理的工作,合同期2年。不久,现实就给兴冲冲的他上了一课。虽然徐云威出生农村家庭,但基本都在读书,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了解太少;和乡村干部打交道,他就是个小学生,除了写写材料、跑跑腿,根本不知道该干啥。这种状态持续了3个月。
  得找事干。和村民唠嗑,去田里溜达,看到下地劳动的农民,徐云威撸起袖子就帮忙。渐渐地,村民们都认识了这个“小助理”,没事也都愿意和他聊聊。半年下来,徐云威对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的人和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徐云威总结:农村的很多事情都需要采取感情工作法,效果才能好,否则将事倍功半。
  不知不觉,2年的服务期过去了,又到了选择的时刻。是走?还是留?徐云威续签了服务合同。
  2006年,徐云威到巨宝山乡巨兴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这里是庆安县最南边的一个村,也是徐云威的出生地。新合同里,月工资600元。
  前2年的经历让徐云威学会了如何与乡村干部协调,如何与村民打交道,让他不再犯教条的错误。有一次,上级下达任务要求各村屯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整地工作,但有个叫周大明的村民硬是拖着不干,村干部几次劝他,周大明理都不理。徐云威只好用“笨招”,接连7天去周大明家劝说,最终起了作用,巨兴村按时完成整地任务。
  有时工作难推进,徐云威就使用另一个笨招:“杀熟”。几年前,村里的道路破损严重影响村民生产和出行,但修路的“一事一议”硬是通不过,徐云威就找到自己的朋友,软磨硬泡说服他免费给村里提供砂石,最终修通了几个村的路。再比如,2012年庆安县推广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村民们不愿尝试。徐云威求遍了亲戚朋友,让他们带头试种。良效出来之后,新技术得以在其他村民中推广开来。徐云威的努力,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11年巨兴村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徐云威经“两推一选”成为黑龙江省大学生村官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一人。
  2007年,徐云威与绥化师专中文系毕业来巨兴村靠山屯支教的大学生曲云霞相恋并结婚。大家说,这夫妻俩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徐云威说:“这是缘分呐!”今年他们的孩子已经6岁,曲云霞在靠山小学担任校长兼班主任,全校近40个学生是曲云霞最大的牵挂。曲云霞曾有机会调走,但是她发现自己一走这学校就“黄”了一半,调走的事最终作罢。夫妻俩明白,这个靠“缘分”组成的小家庭已经和这个小村子无法分开了。
  六月份的巨兴村很清净,种完地的农民大都外出打工了,但徐云威一点也闲不住。
  这几天徐云威没少往县里、乡里跑,省里有个养牛的项目落户庆安县,县城周围几个乡镇都想争取,徐云威也想把这个项目安到巨兴村。他对记者说,如果能把这个企业争取到巨兴村,村民的收入会因为养牛增加一大块。
  三个屯的村路不久前被一场暴雨冲坏了不少,得抓紧修上,另外五个屯的村路原定今年也要修上,如今材料还没有着落,这几天徐云威又去朋友的料场“化缘”。
  在这个距离县城最远的乡村,徐云威一呆就是近九年,有没有后悔过?徐云威说:“今天看我当初的选择,我仍然认为是正确的。如今,我的大学同学有官比我大的,有钱比我多的,但过得未必比我幸福。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的父老乡亲过上美好生活是我最大的愿望,我正一点点实现。” 杨 晔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