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搞发明 办公司 大学生村官时东升:“农村比城市更有机会”
时间:2013-08-09 07:34:32来源:作者:方同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众多,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然而,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是基层急需人才。

  近年来,一大批高校毕业生怀揣理想,勇赴基层,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主战场,在这里他们找到了施展本领的大舞台,实现了人生价值。本报今起推出关注大学生就业 让青春在基层岗位闪光专栏,报道部分优秀大学生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实现人生抱负的生动故事和心路历程。③10

  以前小麦收割后,麦秸都散落在地里,不容易清理。我今年用了秸秆打捆机,干活轻松多了,一亩秸秆还能多收入50元钱。安阳滑县留固镇耿爱丽是种粮大户,7月28日她告诉记者,今年在她麦田里收割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全部配套使用了秸秆打捆机。

  秸秆打捆机这项新技术的发明者就是滑县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滑县新区南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时东升。

  今年31岁的时东升是滑县上官镇关帝庙村人,2007年在安阳市大学生村干部招聘考试中,被选聘为南关村委会主任助理。

  当时,没有人信任我,村民们都喊我&lsquo娃娃村官。说实话,那时真想打退堂鼓,还偷偷哭过。 时东升说。

  走访贫困户,成为时东升赢得村民信任的转折点。

  村里有一位60多岁的智障村民叫仝新顺,母亲 90多岁,日子过得很苦。2007年5月,附近一家医院开业,时东升到院长那里跑了十多次,终于把老仝安排到医院做清洁工,每月工资1000多元。

  当时村里人都说:连老仝都能给找到工作,这小伙子有能耐!

  不仅要服务好群众,更要带领他们致富。这是时东升考虑更多的问题。

  2007年5月,时东升带头创业,以股份制的形式和部分村民组建了滑县远大轻钢结构有限公司,安排150余名农民就业。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南关村已发展规模公司5家,养殖户25户,运输队两支,个体工商户35户,直接增加群众收入1500余万元。

  2007年三夏期间,时东升看到农民顶着烈日用架子车把散落的秸秆拉到地头。他忽然想:要是有一种既能收割又能打捆的机器该多好!

  经过上百次的尝试,时东升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新型麦稻联合收割机配套秸秆打捆机样机,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他还投资500余万元组建了安阳市豫工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批量生产专利产品。今年三夏时节,时东升的麦稻联合收割机配套秸秆打捆机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广袤的麦田里大显身手。

  现在国家对农业方面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农村比城市更有机会。时东升觉得,大学生村干部头脑灵活,只要对群众讲真情,做工作讲方法,大胆创新,敢于实践,就一定能在基层一线锻炼成长。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