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准特色定位,针对当地的农业资源,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种植业或者畜牧业,不能拍拍脑袋一哄而上,政府也应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帮助农民找准定位;
管理者要找“内行”。无论是家庭成员,还是请人帮工,“家庭农场”都要让专业的人来做事,没有好帮手,一个对农业一窍不通的城里人是不可能搞好农场的;
要熟悉市场运作,事先就要搭建好销售渠道,避免“菜贱伤农”的情况发生;
要舍得投入基础设施,事先心中要有谋划,对于水利、电力、沟渠等设施要规划,最好做一份计划书,不能“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
要充分利用好农业政策。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要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这值得农户关注。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