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浙江慈溪发展家庭农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时间:2015-04-28 00:35:05来源:作者:方同

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2012年慈溪市家庭农场实现产值11.7亿余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3%。据测算,家庭农场经营种植业的亩均产出约4250元,比普通农户高30%以上,林特、畜牧、水产等农场的效益也大大高于普通农户,一些涉及种子种苗等高新农业产业的现代农场,平均效益比普通农户高80%以上,有些家庭农场主的销售收入更是达到了三四百万元,为当地农业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加快土地规范流转。2012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4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63.4%;规模经营面积39.2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1%。适度规模经营,也推进土地流转整体稳定。同时,围绕土地规模经营,投入巨资实行土地整理和低产田改造,累计建成标准农田41.3万亩,有效改善了农田生产条件、抗风险能力和生态环境。

培育了一批农业精英。在全市启动家庭农场主高级培训班,积极培养适应家庭农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场主。累计举办5期家庭农场主高级培训班,有300人次农场主进高校学习进修。在省内率先出台涉农类毕业生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对农场聘用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宁波、慈溪两级财政最高给予每人每年3万元补助,对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市政府给予最高50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作为创业启动资金,目前累计有81名就业大学生在农场就业,8名大学生创办了家庭农场。同时,鼓励农场主代际更替,桥头明美农场、坎墩玉兰农场等许多家庭农场已完成世代更替。

有效解决农产品营销。通过与农业龙头企业配套,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的利益联结模式,以“订单”生产、以销定产、以产定种把家庭农场组织起来,实行标准生产、质量追溯和品牌营销,实现合作多赢。据统计,目前,25家农场实施了TBS农残追踪管理体系,80多家家庭农场与6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对接原料基地10多万亩。同时,全方位推进农超、农批、农商、农校对接,发展直供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其中农企对接的80家,农超对接25家,农批对接401家。慈溪家庭农场生产的鲜活农产品已进入华润万家、家乐福、大润发等大型连锁超市。慈溪海通时代农场还通过创新终端配送模式,将基地现摘蔬菜,直接向社区配送并进入居民家庭,目前已有200名左右会员。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