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闪亮青春唱响激情音符
时间:2009-12-18 09:52:55来源:作者:刘玛奇
    四川省宣汉县大梁村位于县城近郊,“七山一水两分田”是这里典型的地理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质量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这里的新农村建设和其它先进村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然而,大学生“村官”谢璋湖的到来,让激情的音符在大梁的每个角落跳跃着——无论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还是村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他和村子两委一班人正带着年轻的大梁走向文明、富裕。
载誉而归的“真骄子”
    2008年9月,是宣汉县实施“一村一大”计划的第二个年头,谢璋湖就是这时走马上任的。他被选聘到东乡镇大梁村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重点抓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村团支部工作和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在上任之前,我们就了解了谢璋湖的基本情况——大学本科,法学学士,“社会学和心理学”专业毕业,多次获得学院一等奖学金,并担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曾获得团省委颁发的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学联,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颁发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称号,所带领的“心灵驿站”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心理援助活动,获得省级“优秀高校团队”称号等诸多荣誉。
    远程教育的“金钥匙”
    上任伊始,谢璋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抓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他经常对村民们说:“通过‘远教’学习,能够让大家获得更多科学知识,帮助农业生产,发家致富。”他别出心裁的创办了“大梁村远教简报”和“村远教致富宣传栏”,定期下载农村实用信息技术供村民学习。
    为了保证这项工作顺利进行,他不知牺牲了多少周末休息时间,对远程教育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每当同龄人在享受假日的欢愉时,他却还在村上忙着维护远程教育机器设备。县城离村子很近,可他却不常去城里逛。即使偶尔去也是为了村上的事情。
    “干部经常受教育,人民时时得实惠”——谢璋湖就是向着这样的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到远程教育的工作中去。党课辅导、科普知识、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市场信息等各方面知识的普及学习,他都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并时时结合像“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等实际,安排相关课程。在他的带领下,远教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省市县领导的一致肯定。
    孩子们眼中的“男子汉”
    大梁村由于人多地少,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员外出打工,留守学生较多,心理健康辅导尤为急迫。加之一批没有职业的闲荡青年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法制观念淡薄,经常惹事生非,是社会一大隐患。对此,谢璋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主动抽出时间,走遍全村各家各户,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了每个无业青年和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并挤出时间深入到孩子们家中,为他们耐心地进行学业辅导、心灵开导、行为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同时经常利用晚上时间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谢哥哥。
    他常常说:“比起城里的儿童,这里的孩子很苦,能让他们愉快学习、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愿望。”半年来,谢璋湖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悉心教育,用心呵护,为青年人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付出了汗水和心血。去年冬天,由于劳累过度和天气寒冷,谢璋湖患上了重感冒,连续几天发高烧,但他还是坚持工作。最后村支书强迫把他送到卫生所,可躺在病床上,他还是挂念着给孩子们讲课辅导的事情。孩子们围在他的身旁,泣不成声地说:“谢老师,你是为了我们才病成这样的,我们一定好好学习,您就安心养病吧。”
    经过谢璋湖的辛勤努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得到了很大提高——游手好闲的青年减少了,助人为乐、认真学习、积极上进的风气更浓了。看到这些变化,谢璋湖会心的笑了笑。(赵远星)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