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解读全南县经济增长新引擎 山区小县的绿色崛起之路
时间:2010-05-06 13:34:36来源:作者:冯远
     “过去,我们守着‘金山银山’要饭,现在我们的绿水青山开始‘流金淌银’。”全南龙下乡种竹大户赖雪峰指着自己承包的竹林,向笔者讲述了这些年来他的生活感受,“幸亏我回来得早,承包了竹林,现在的日子真是节节高,幸福感越来越强了。”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以发展生态经济为关键,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简短的语言折射出全南县的决策者们执政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全南县的发展定下了绿色的基调,生态经济、低碳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青山也能生金     森林覆盖面积81.78%的全南,既是山地的富集区,也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产权不明阻碍了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广大山区农民依旧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     龙下乡是当地有名的竹子之乡。过去,由于产权不明晰、管理不善,山上的竹子遭到严重砍伐。2004年以来,一场确权到户、盘活林地的“绿色变革”激起了村民承包荒山的动力。在深圳务工的赖雪峰辞了工作,回乡承包了2000亩山地种植竹子,投资很大,收入也很好,而且逐年增加。村民们看到造林的效益,先后加入承包的队伍,全村2万余亩荒山全部被村民承包经营,昔日的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承包山地的农民户均年收入在6万元以上。     该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发展竹木精深加工,加大培育竹木加工产业,使其成为该县四大优势产业之一,推动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该县整合全县200多家小型竹木加工厂,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4家龙头企业,2005年引进的高峰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以植树造林、木材加工、林副产品的经营等产业为主,林地经营面积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林木蓄积量200万立方米;2009年,其木材加工产品被中国建材市场评为“绿色建材”,该公司还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筑就生态产业     人间四月,莺飞草长。全南县南迳镇的广袤田野,春意盎然。     在该镇大田村万亩有机蔬菜基地里,几辆大货车在菜地间来回穿梭。正在检测蔬菜的菜农陈玲英自豪地说:“我们这里的蔬菜都是‘高山蔬菜’,每天从这里运出去的蔬菜有10吨,主要销往珠三角和东南亚国家。这在几年前,我们连想都不敢想!”     “全南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特别适合种植有机蔬菜。”全南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为培育‘高山蔬菜’这一品牌,县里制定了《全南县无公害蔬菜分类生产技术规程》,从基地选择、空气质量、土壤改良、采收贮藏、包装运输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全面推行商品蔬菜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2009年,该县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蔬菜产值达到2.2亿元。     以绿色有机为核心理念,该县结合实际着力做大做强蔬菜、果业等农业主导产业,重视建立示范基地,全力培育南迳、龙源坝等两个蔬菜种植示范带,通过示范带动产业壮大提升规模。同时,还及时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引导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及各类中介组织参与蔬菜产业开发,通过“示范区+标准化+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蔬菜的种植规模,稳步推进蔬菜产业化建设。目前,全县已组建蔬菜产销协会组织16个,发展贩销大户152户,谭氏农牧、鹏发、源吉、虹丰等蔬菜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近万户农户加盟。     实现绿色梦想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享,绿色经济的梦想在蔓延。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既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更要打好生态牌,使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我们创造财富。”为呵护好这方青山绿水,该县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此后,一项接一项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翻开了全南生态建设史上的新篇章: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和“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近3年来,该县植树造林面积达8万亩;建起了纵横百公里的桃江绿色生态长廊;县乡级交通干线两侧全面绿化;县内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和矿山裸露地绿化……     “绿色旋风”过后,全南县成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先进县”和“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单位”。目前,该县的境内河流水质常年保持在Ⅰ类、Ⅱ类,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以上。该县工业园也跻身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赢得众多国内外客商的青睐。合隆制衣(全南)有限公司是家外贸企业,产品出口欧美,每年都有欧美客户来公司实地考察,满眼葱绿,良好的生态环境激发了考察方的合作意图,越来越多的订单让合隆公司不断壮大发展,从最初仅有300人的小厂发展到现在拥有3000名员工的行业龙头。香港韬略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台湾亿丰公司等国内外行业巨头接踵而至。据悉,去年,该县引进内资项目37个,实际进资同比增长23.2%;报批外资项目6个,现汇进资同比增长23.6%。(钟慧燕 谭永锋)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