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务川自治县黄都镇以提高工程质量为切入点,以让基层群众得到实惠为落脚点,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努力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造福一方百姓。 该镇一是在项目规划时,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充分尊重项目区群众意见,把群众急需解决又无力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放在首位,突出“民建、民管、民受益”原则,让基层群众成为项目实施的监督员、受益人、管理者; 二是把项目实施与解决民生相结合,围绕山、水、林、路综合治理,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力成本,加快产业化进程,发挥项目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把加强质量监管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公示制,建立完善现场管理、质量巡查管理、项目监理、群众监督制度,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质量进度,节约工程建设成本,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四是坚持属地管理,建立项目长效管护机制,明确管理使用主体,细化职责、权利、义务,充分发挥项目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让群众长期受益; 五是着力提高项目区群众科技素质,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优质良种示范推广,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意识和种植水平,使项目区农业生产水平有明显提高,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得到长足发展。 项目实施以来,该镇新建拦河坝7座、渡槽3座、灌溉渠道7.8公里、田间渠道5.09公里、防洪堤1公里,新修平桥1座、机耕道和田间生产便道3公里,治理中低产田5000亩,改造灌溉面积2750亩,新增灌溉面积1100亩,保护农田800亩,新增机耕作业面积500亩,培训干部群众1100人次,示范推广优质水稻、大蒜800亩。有力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了农业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质量和产量,促进项目区农民增收致富,预计项目区2010可新增粮食52.3万公斤,农民纯增收入91.4万元。(黎旭祥 申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