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改善民生固保障 我市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纪实
时间:2010-05-26 09:53:52来源:作者:冯远
 改善民生固保障 高歌同唱和谐曲 ——我市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纪实   ○刘光华  记者温居林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是民生之福。     近几年来,我市突出以人为本,解决民困、落实民利、维护民权,社会保障工作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康庄大道”,并初步形成了具有赣州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截至2009年底,全市社会从业人数总量455万人,“十一五”期间新增就业40.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4%以下;全市五项社会保险覆盖总数达到322.55万人次,基金征缴总额达19.36亿元;就业总体形势趋于平稳,社会保障机制日趋完善,社会保障范围越来越广。     健全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     我市采取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组织劳务输出、开展职业培训、实施就业援助、鼓励自主创业等举措,打造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城乡一体化就业格局和地区协作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在健全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中,我市率先在全省实施公民职业化工程,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组建赣州技师学院,举办技术能手大赛,开展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率先在全国设立了新市民创业贷款担保中心,建设了廉租市场等。我市还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认定了645家大学毕业生建设基地,提供见习岗位6105个,新建了大学毕业生见习公寓。     亮点点击:近年来,我市先后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全国高校毕业生见习工作重点联系城市、全国小额担保贷款重点联系城市,还被列为全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城市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试点城市。我市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量连续3年排名全国地级市首位,在全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100个重点联系城市中位列第二。     帮助实现百姓社会保障梦想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全市“医保一卡通”制度。该制度放开了参保人员个人账户跨县(市)消费限制,所有参保人员可凭医保IC卡在全市范围内所有医保联网定点医院、药店用个人账户进行刷卡就诊和购药。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实现了由“城镇保险”向“城乡统筹”的转变,村干部、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和创业的农民工都纳入了基本养老保险范畴。率先在全省探索解决“三类”人员参加养老医疗保险问题,使全市部分应保未保人员享有养老医疗保险待遇。     实施大病医疗补助。2009年市本级就有423人享受了169万元的补助。目前,我市建立起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基本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的制度全覆盖。     亮点点击:近几年来,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被列为全国首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全国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城市、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民工调查直报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实施特困救助保障城乡安居     我市在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方面,创新机制、倾情投入、实惠到家,这几年救助对象范围得到了扩大,住房保障范围也越来越广。      去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对返乡农民工困难家庭实施了临时救助,救助9440人次,该项政策获得民政部颁发的“社会救助工作创新奖”。我市还组织实施了“光明·微笑”工程,给2.7万余名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微笑。农村敬老院硬件建设切实加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保持在80%以上。全市4万多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提高了一倍以上。健全了从小学到大学全覆盖的济困助学体系,2006年以来,共投入近20亿元资金,惠及学生818万人次,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享受城区学生同等待遇。     此外,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廉租住房为主,经济适用房、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新市民公寓、廉租店铺等为辅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我市已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07.63万平方米,建成并摇号分配廉租住房9117套45.54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089.58万元,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以下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亮点点击:近几年来,我市在实施特困救助,保障城乡安居上积极探索,为民服务,取得了许多骄人成绩。廉租住房建设、新市民公寓、大学毕业生公寓以及廉租市场店铺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全国被誉为“赣州模式”。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