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贵定县盘江镇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纪实
时间:2010-05-27 10:15:28来源:作者:冯远
         架起农村走向城镇化的金桥         ——贵定县盘江镇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纪实        灿烂的五月,盘江满坝翠绿的青苗和漫山遍野的山花交相辉映,河畔风景为画,游人如织;远处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座座厂房与眼前排排繁华的商业街互为对衬,衬托出中华布依第一寨,全国农业观光示范点——贵定县盘江镇新农村建设的秀美景色。        引导有条件的农村走上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近年来,贵定县盘江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金海雪山”景区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和数十家企业的落户,盘江这个布依山镇在短短的几年间享誉全国,架起了一座农村走向工业化、城镇化的金桥。        产业带动,增强经济实力        盘江曾是“三线建设”时期军企落户的重点乡镇之一,随着国家体制改革,镇域原军工企业逐步外迁,盘江经济遭受重创,群众收入下滑,人民生活面临返贫危机,发展何去何从成了盘江镇党委、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他们坚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开发和扶持龙头企业,全面提升镇域经济实力,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提出了“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促进工业升级换代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根本,建设生态文明乡镇”的发展思路,加快新农村建设。具体实施了三套方案:一是根据音寨和红旗坝区千亩油菜和千顷酥李春季花开时节形成的独特奇观,以观光农业+旅游服务为抓手,着力打造“金海雪山”乡村旅游业;二是结合“金海雪山”景区的发展,动员群众开办“农家乐”、乡村旅舍,拓宽“特色餐饮”+“配套设施”的群众增收渠道;三是制定优惠招商政策,加强协调服务,改善投资环境,盘活存量抓增量,以“原企扶持+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法,壮大镇域经济总量,从根本上来解决盘江的发展问题。        自2005年举办首届“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以来,年均接待游客达52万人(次),蜂涌而至的游人,让盘江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生活蒸蒸日上。景区内128户群众从事具有布依特色的“农家乐”,36户开办了乡村旅馆,直接从田间地头的传统耕作转移到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群众达1000余人,从事旅游业的农户户均年收入增涨5万余元。旅游业的兴旺,让已经萎缩的“盘江狗肉”特色餐饮迎来了又一个春天。镇党委、镇政府按照城乡统筹,重新规划建设起特色餐饮一条街,引导建立了盘江狗肉饮食行业协会,在协会建立党组织,逐步规范经营行为,推动特色餐饮不断升级。通过协会管理职能的不断加强,经营户从原来的4户发展到现在的50多户,从业人数达1000多人,年销售收入达3000多万元,是2003年的20倍,纳税额从原来的不足10万元增加到2009年170多万元。盘江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和良好前景,吸引了众多客商进驻发展,先后引进了贵州山人酒业、贵州壮丽印务、贵州中恒盛世等21家企业落户,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服装加工,旅游地产、彩印包装为主的新兴工业支柱,解决当地富余劳动力就近转业1000多人。原3535厂看见了盘江发展潜力和交通优势,已将生产线全部回迁到盘江。目前,镇域规模工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不足500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8亿元,增长了近四倍。        科学规划,着眼现代农业        土地问题是制约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瓶颈问题,一方面,发展工业、建设城镇,必然要占用土地;另一方面,耕地面积有限,粮食不能减产。对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难题,盘江镇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探索:通过科学规划、集约使用、组团发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他们一是因地制宜,把乡村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提高观赏品质、延长观赏时间、做好科技服务”的思路,先后实施了2000亩杂交油菜优质示范工程,建立了千亩高产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把传统农田转变为观光农业示范田,通过积极争取到1500亩精品酥李园改造工程项目,提高酥李种植面积和产品质量,使全镇酥李种植面积由原来的8000多亩增加到现在的20000多亩,盘江也因此获得了“中国酥李之乡”的美誉;二是集约使用土地,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组织,并在群众组织中建立党支部,让群众信得过的致富能手担任支部书记,依托合作组织依法流转土地,先后办起了双孢蘑菇、花卉、辣椒、莲藕等新经济作物示范基地15个,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单产的经济效益;三是采取群众自愿、适当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由镇上统一规划,结合小城镇建设合理利用土地,或是土地置换、流转的方法,提高土地集约经营效益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集体、农民、企业共同受益。        民生为要,实现全民受益        建设新农村,归根到底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造福全体人民。盘江镇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任务,把建设新农村建立在农民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基础上。一是政府主导夯实基础。先后投资100多万元编制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进行科学有序地开发建设,投资1600多万元建景区文化设施和硬化景区道路、美化村容寨貌,投资430万元建旅游公路,争取项目资金建了3个污水处理工程、占地16.1亩的人畜分离生态养殖小区和3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二是整合资源优势,增强群众市场开拓能力。以旅游业为龙头,推进工业企业的强势发展,有效地扶持和促进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就业问题,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年翻两翻的目标,超过贵州省平均水平42.6%,如今的盘江,户户有电话,有摩托车、冰箱、彩电、电脑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城乡差距正逐步缩小;三是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镇里建起了集图书阅览、文化娱乐、运动健身为一体的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让农民享受到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建起全日制规范化学校,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素质教育,建立乡镇卫生院和各村卫生所,构建覆盖全民的医疗网络,努力实现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新农合”参比例达95%以上的医疗保障全员覆盖。(李崇斌)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