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秋防猪传染性胃肠炎九措施
时间:2010-09-30 15:39:41来源:作者: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成员。本病毒能在猪肾、猪甲状腺、猪睾丸等细胞上很好增殖。该病传染源为发病猪、带毒猪及其他带毒动物。病毒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粪便、乳汁及鼻分泌物中,病猪康复后可长时间带毒,有的带毒期长达10周。 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感染母猪可通过乳汁排毒感染哺乳仔猪。该病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冬季和初春。多呈地方性流行,新发区可暴发性流行。本病常可与产毒素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或轮状病毒发生混合感染。

一、本病极易传入猪场,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如确实需要引进种猪,则应避免从疫区或发病猪场引进,并对引进的种猪严格检疫,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实无病时方可合群。禁止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猪场范围内。并做好猪场的灭鼠、除蝇、杀虫工作。

二、可使用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二联苗进行免疫接种,母猪在分娩前5周和2周进行,可使仔猪获得良好的被动免疫抗体,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对曾发生过传染性胃肠炎病的猪场,应在秋季和冬季对保育期仔猪进行免疫接种。

三、加强饲养管理,实施“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分娩舍应重视做好保温工作,特别是春季,日夜温差较大,应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尽早使初生仔猪吃足初乳。在猪群各阶段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如腾骏药业研制的“抗疫键”等,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四、做好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临产母猪转入分娩舍前,应用温水擦洗干净并进行彻底消毒。生长育成舍每周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带猪消毒工作,选择在中午天气最暖和时进行,消毒要均匀、透切。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复合醛”是一种十分优秀的消毒剂,具有强力、广谱、渗透性强等作用,即使在有机物存在的环境中,仍能杀灭各类病毒,而且气味芳香,可应用于猪舍内外环境及消毒池、洗手盆的消毒,也能带猪消毒。

五、生长育成舍猪群发生本病时,应立即封锁发病猪场和生长育成猪舍,隔离病猪,对猪舍内外环境及用具、运输工具等进行严格消毒。生长育成舍工作人员应与其它猪舍特别是分娩舍的工作人员严格分开居住,分娩舍应固定饲养人员,避免发病猪舍的病毒传染至哺乳仔猪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六、分娩舍哺乳仔猪发病时,应加强保温,加强饲养管理,提供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并补充适量的电解质溶液,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防止仔猪因脱水酸中毒而死亡,降低死亡率。可应用以下配方进行治疗: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钠3.5克、葡萄糖20克、“加康”50克加入1000毫升,每头仔猪喂服5毫升;每日5次,痊愈为止。使用含有溶菌酶的“洁体键”等环境调节剂,洒在患病猪水样腹泻粪便上,或涂在母猪乳头让仔猪食用对控制仔猪腹泻有一定效果。当哺乳母猪发病,厌食无乳时,可用代乳品喂服仔猪,并通过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补液可加入适量的链霉素预防发生细菌的继发感染,以减少死亡。

七、抗生素药品虽然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无效,但为了防止生长育成猪感染其它细菌性疾病导致混合感染,造成死亡率上升,仍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控制,可在生长育成舍猪的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在每吨饮水中加1500克“安泰”、5000克葡萄糖粉,供猪连续饮用5~7天,防止猪感染其它细菌性疾病导致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而造成死亡率上升。同时肌肉注射痢菌净+病毒灵,连用2~3天。也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高锰酸钾等收敛作用较好的药物。

八、育成猪、种公母猪可不用治疗,而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其抵抗力,使其自然康复。

九、猪场可试制自家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血清,可选4个月龄的健康生长猪,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2头份,1月后再注射5头份,再过1月左右,屠宰并分离血清,在血清中加入适量青霉素,存放于-10℃的冰箱备用,用时自然溶化,恢复至常温后每头猪注射2~5毫升,临床有效率可达60%以上。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种养协会

 作者:

洪雪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