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鱼塘补冬季补氧10法
时间:2010-09-30 15:44:19来源:作者:

 

    冬季对鱼种和未达商品规格的鱼并塘后,因池塘内鱼的密度加大,鱼的需氧量增加,加之结冰后的水面封闭,这时如不注意及时补氧,极易导致鱼类死亡,有时损失严重。缺氧后的鱼即使在冬季不死亡,也会严重影响其来年的生长,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冬季对鱼类进行补氧,不仅可以防止缺氧死亡,而且有利于来年春天的迅速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效益。越冬鱼塘补氧可采取以下几种有效方法:

一、循环注水补氧。把几个靠近的鱼塘用水泥管或塑料管连接,用机械将一个塘的水抽向另外1个塘,几个鱼塘的水体形成循环。水体流动后,与空气接触增多,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体中,从而提高水体溶氧量。

二、施有机肥补氧。越冬鱼塘每亩施有机肥150~200千克,可促进水体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提高水体光合能力和塘水温度,增加水体氧气含量。

三、注入肥水补氧。越冬期间,鱼塘内发生缺水和缺氧时,可直接引水入塘。如果水源中的含氧量较低时,可使水流经过一定的流程和落差,提高含氧量后再注入塘内。注水补氧应提早进行,防止因缺氧而1次注水量过大或时间太长,导致池塘水温的急剧变化及鱼类的大量游动,对鱼的越冬不利。

四、搅动塘水补氧。在严冬季节,可打破鱼塘表层的冰,搅动鱼塘底层水,下层水与上层水混合后,上层水溶氧输送到下层,以补充下层水体溶氧。

五、定期换水补氧。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换水,每次换水量为塘水的1/3为宜,注意水的温差不能超过3摄氏度,通过换水可以恢复水体溶氧和营养物质平衡,减少塘水结冰。

六、生物增氧。冬前要有意识地注入部分含浮游植物的肥水,但注水量一般不超过1/5。如果越冬池水质清瘦,每亩水面可各施0.5~1公斤尿素和过磷酸钙,提高水体肥度。但不能施用有机质肥,以免污染水质。施肥时间不宜过早,以免藻类过早繁殖,而降低后期水体含氧量。

七、充气补氧。利用风车或其它动力带动气泵,将空气压设置在池水的胶管中,在胶管顶端连一过滤器或直接在胶管上穿刺许多小孔,让空气以很小的气泡扩散到水中,提高空气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八、化学增氧。目前,使用的化学增氧剂有:过氧化钙、过二硫酸铵和过氧化氢等。较安全的用量为:过二硫酸铵每立方米水体用10克,过氧化钙及过氧氢每立方米水10~20毫升。因成本较高,一般用于解救鱼浮头或小水体增氧。

九、破冰打眼补氧。鱼塘严重结冰后,由于阻碍了空气流通,造成塘鱼因缺氧窒息死亡或被冻死。如果鱼塘结冰后及时破开,再注入部分新水,就可以解决鱼塘结冰缺氧的问题。一般结冰鱼塘每亩打直径20厘米的冰眼30个左右,严重结冰的鱼塘每亩打直径25厘米的冰眼40个左右,并在破冰后适量多注入一些新水,地下温水更好。轻度结冰一般不用破冰,及时注入适量的新水,以防加重结冰即可。

十、氧气瓶补养。如需补氧急救,可利用氧气瓶直接将纯氧气通过胶管送到池水中,让其逐渐扩散。

作者:冯鹏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种养协会

  邮编:131311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