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母猪“五段”安全高产饲管措施
时间:2010-10-13 15:18:55来源:作者:

 

  母猪的生长、繁育可分为后备母猪、妊娠母猪、临产母猪、哺乳母猪和空怀母猪五个阶段。各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母猪的生长繁殖及价值。因此,抓好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

  一、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是指2月龄至初配前留作种用的母猪。此阶段饲养既要保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又要保持适当膘情,过肥、过瘦都会导致发情期异常,受精率、繁殖力下降。

  1、品种选择:后备母猪一般以长白、大约克为主要母本,且具有优良品种特征,要求体型好,体格健全、匀称,背线平直,肢体健壮整齐,外生殖器官发育良好,乳头排列整齐、均匀,有效乳头6对以上。

2、密度适宜:后备母猪一般以4~6头为1栏,每头所占面积为2平方米左右。密度过高会影响后备母猪生长发育,出现咬尾恶癖。

3、限量饲喂:后备母猪从60千克体重开始,用后备母猪料并实行限量饲喂,确保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平衡供给,一般日喂量为1.5~1.8千克。80千克体重时,日喂量达1.6~2千克。有条件的饲养场户还可增加优质青绿饲料。

4、充足饮水:饮水量一般是采食干粉料量的3~5倍,饮水不足会限制采食量,降低后备母猪生产性能。一般除在猪栏(舍)安装距地面高度0.6~0.75厘米,向下夹角45°的自动饮水器。

5、调教管理:后备母猪入舍后应加强调教管理,除调教其定位采食、排粪外,还应在扫栏、喂料时经常抚摸母猪,达到猪与人的亲善关系,便于日后管理。

6、驱虫防疫:后备母猪在7月龄时,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每千克0.3毫克,驱除体内寄生虫,全身喷雾2%敌百虫,驱除体外寄生虫1次。隔7~10天依次注射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1次。

7、适时配种:后备母猪满8月龄、体重达100千克左右时,且出现2~3个情期后方可配种。于每天早饲前及下午喂料后进行情期观察,当出现阴门裂缝有微皱,黏膜颜色由鲜红变漆红,黏液扯丝不断或按压母猪腰部,出现两耳直竖、呆立不动时,即是配种最佳时机,应连续配种两次且间隔8~12小时。

8、建立档案:对每头后备母猪进行耳号、防疫、用药、发情及配种情况详细登记,便于指导生产。

二、妊娠母猪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核心是保证体内胚胎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发生,保持母猪有中等体况。

1、妊娠判断:母猪配种后,经21天未表现发情,可初步判断为妊娠,如果再经21天仍未发情,可以确定为妊娠。可根据母猪行为判断,如母猪贪睡、不愿活动、采食增加、毛色光亮、夹尾行走且缓慢小心、腹部两列乳头分开呈两条直线即为妊娠,按照“月加4、日减6”的方法推算确定分娩日期,便于做好妊娠管理。

2、科学饲喂:既是多产优质仔猪,提高初生重,又是确保母猪生长、正常膘情的需要。母猪妊娠期合成营养物质能力高,但胚胎死亡率在妊娠前期最高。配种至妊娠30天,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注意会引起胚胎早期死亡。要求适当减少能量物质供给,使蛋白质达14~15%,每头每天喂配合饲料1.5~2千克。30~80天是胎儿发育较慢时期,每头每天喂妊娠母猪料1.8~2.5千克,并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提供占日粮10~20%的优质草料和青绿饲料。80~110天是胎儿加速发育时期,加强妊娠母猪后期营养,应改用哺乳母猪料,使蛋白质达16~17%,每头每天喂料3~3.5千克,促进母猪乳腺发育,增加泌乳期产奶量。

3、控制密度:妊娠期母猪实行单圈饲养,便于控制母猪体况。每头母猪保证3~3.5平方米空间,过高的饲养密度会造成拥挤,易导致妊娠母猪机械性流产。

4、环境良好:保持猪舍和猪体清洁卫生,注意防暑降温,通风良好。环境温度为16~22℃,湿度65~75%。温度高于30℃以上时,如不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易引起母猪及胎儿的死亡,低于6℃时会造成妊娠母猪生长停滞。

5、精心管理:严禁惊吓、驱赶、鞭打,注意免疫方式,防止因拥挤、滑倒引起流产,如有流产预兆及时注射黄体酮。

三、临产母猪

临产母猪是养猪生产中最为繁忙的阶段,其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新生子猪的成活率和母猪下一个周期的发情。

1、逐渐减料:母猪分娩前1周,要根据膘情和乳房发育情况决定是否减料,防止产后乳汁过多,引起乳房炎。对于瘦弱的母猪,应推迟减料,并加喂豆浆、鱼汤等含蛋白质多的催乳饲料,防止产后少乳或缺乳。一般在产前两天少喂料,平均每天每头0.5千克,产前当天不喂料,但饮水充足供应。

2、临产观察:一看尾根两侧凹陷、阴门红肿,可在3~5天内产子;二看乳房膨大有光泽,两侧乳头八字外张,如最后边乳头挤出黄色浓稠乳汁,则3~6小时可能分娩;三看行为表现,母猪起卧频繁、行动不安、呼吸加快、频频排尿、阴部流出黏液时,即快产子。

3、接产技术:当母猪四肢伸直、尾巴上翘、头后仰,产出子猪时,立即用干净毛巾掏净新生子猪口鼻黏液,拧断脐带,擦干身体,在保育箱预热后及早吃初乳,然后对子猪进行剪齿、断尾处理。对难产母猪按每100千克2毫升剂量注射催产素。待全部产完子猪后,检查胎衣,清点数量。

4、产后管理:母猪分娩结束后,保持产房安静,半小时后给母猪饮用新鲜温热麸皮汤补充体液,解除疲劳,并随时注意呼吸、体温、排泄和乳房状况。

四、哺乳母猪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不但与其泌乳量、断奶子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有着密切关系,而且还会影响断奶后母猪的正常发情、配种。

1、正确给料:母猪哺育仔猪消耗较大。但产后器官正处于恢复时期,消化机能弱,不宜给料太多。产后第1天不喂料,第2天少喂料,平均每头0.5千克,经过3~5天逐渐增加至正常喂料,最多不超过6千克,且日喂4次为宜,并适当增加饮水及青绿、多汁饲料供给,提高母猪哺乳期泌乳量。在子猪断奶前7天,应逐渐减少母猪精料和多汁饲料喂量,断奶当天不喂料,促进干乳。

2、保护乳房:母猪乳房、乳腺的发育与仔猪吸吮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头胎母猪,所有乳头都能均匀利用。每天坚持用0.1%高锰酸钾清洗乳房、乳头1~2次,防止乳房炎,影响母猪泌乳。

3、预防疾病:母猪在哺乳初期,严禁冲洗圈舍,但应确保猪舍干净卫生。隔2~3天用13000百毒杀或0.5%过氧乙酸带猪消毒1次。产后1次注射青霉素32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预防子宫炎和乳房炎。产后给母猪肌注10毫升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提高母猪抗病力。对泌乳不足和无乳症的母猪,在日粮中增加优质蛋白质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并注射催乳灵。产后10天应依次注射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口蹄疫苗,预防疫病发生。

五、空怀母猪

带子母猪断奶到再次配种这段时间为空怀期,一般经7~10天,母猪就会发情。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促进空怀母猪如期发情排卵,提高受胎率。

1、预防应激:仔猪断奶一般采用“赶母留子”的一次断奶法,极易导致母猪断奶应激,发生乳房炎、高烧等疾病。因此在断奶前后,应根据母猪膘情,进行适当限饲,每日两餐,定量饲喂1.6~2千克,并将哺乳料换成生长猪料,经2~3天就会干乳。

2、短期优饲:母猪经过哺乳期后,体况相对较瘦,会影响发情和排卵,应在断奶后3~4天进行短期优饲,可增加蛋白质饲料供给,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使母猪恢复膘情,及早发情,促进多排卵,并适时配种。

3、乏情处理:对断奶超过10天仍不发情的母猪,可采取每天230分钟与公猪相处诱导,与发情母猪合群并圈,加强乏情母猪运动,短期限饲、饥饿疗法或注射5毫升PG600激素处理法。对患有生殖道疾病的母猪,可先进行炎症处理,促进发情。如果超过20天仍不发情时,应考虑淘汰母猪。

4、驱虫消毒:给空怀期母猪口服左旋咪唑,每千克10毫克,驱除体内寄生虫,用2%敌百虫全身喷雾,驱除体外寄生虫,并对猪舍进行全面清扫、冲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校

作者:薛华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