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病
1、鸡伤寒病
鸡伤寒是由禽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或慢性经过的传染病,病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喜饮水,腹泻,常闭目呆立,头和两翅下垂;发生慢性腹膜炎的病鸡,呈企鹅式站立。防治措施:发生本病时,及时隔离病鸡,对濒死、死亡的鸡以及鸡群的排泄物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对病鸡和大群鸡进行药物治疗。选用磺胺类药进行治疗,另外应加强种蛋、孵化、育雏的卫生消毒工作,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和器具的清洗与消毒工作。
2、鸡结核病
鸡结核病是由禽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慢性经过,渐进性消瘦、贫血、产蛋量减少或不产蛋。病鸡精神委顿、体弱、消瘦、不活泼,胸部肌肉明显萎缩,胸骨变形,凸出如刀。病鸡后期羽毛蓬松,贫血,腹泻,两翅下垂,关节和骨髓发生结核的病鸡呈坐立式,出现一足或两足跛行,在紧急情况下,以一足跳行;最后衰竭而死。防治措施:当发现结核病时,必须清除病鸡并对其作深埋处理,对鸡场进行彻底消毒后,充分晾晒圈舍,空置几个月后再重新放养新鸡群。
3、禽霍乱
禽霍乱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病鸡表现为精神委顿,缩颈闭眼,羽毛松乱,厌食,头藏于两翅下,不爱走动,离群呆立作瞌睡状。有的出现腿关节肿胀,行走缓慢无力,颈出现扭转或斜颈等症状。防治措施:养禽场应建立和完善卫生消毒措施,定期对禽场环境和禽舍进行消毒,引进种禽时,必须从无病禽场购买。新引进的鸡、鸭等家禽应隔离饲养半个月后再混群饲
二、三炎
“三炎”即鸡支气管炎、鼻炎、喉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冬季养鸡户在舍内养鸡时应加强防范鸡的“三炎”病,即鸡支气管炎、鼻炎、喉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这些病的共同症状是:病鸡流鼻涕、咳嗽、打喷嚏,气管出现“哔卜”音,呼吸困难,昏睡、精神不振,采食减少、消瘦。
1、发病原因
鸡舍内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高;病毒性传染病如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细菌性传染病如呼吸型鸡白痢、大肠杆菌性气囊炎、传染性鼻炎等;慢性球虫病和慢性中毒如慢性黄曲霉素中毒、慢性菜籽饼中毒等都能使鸡出现呼吸症状。
2、预防措施
⑴加强免疫。防疫时最好滴鼻、点眼和饮水联合进行,以更好地诱导鸡体产生局部免疫力,减少一些非典型性疾病的发生。
⑵加强消毒。定期洗刷、消毒食、水槽,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垫草和污染物,保持鸡舍环境清洁、干燥;在保证适宜温度的前提下,做好通风换气工作。要特别注意防潮。
⑶及时确诊,合理治疗。鸡发生呼吸道病后应尽快找兽医确诊,治疗时最好中西医结合,药量要足,疗程应长,以防产生抗药性或复发。氟哌酸和蒽诺沙星对细菌性呼吸道病有很好的疗效。治疗与呼吸道病有关的球虫病时应联合用药和穿梭用药,但用药剂量不宜加大,否则将有球虫药中毒的危险。
作者:洪雪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种养协会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