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家庭养鸽严防黄曲霉毒素中毒
时间:2011-01-19 14:30:27来源:作者:

 

 

   本病主要是长期或者过量饲喂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而引起,久而久之便会得病。尤其是玉米,如受潮或久存,极易产生黄曲霉菌的一种有毒的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有12种,在食物及饲料中污染的有6种,其中毒素B1的毒性最大,主要侵害人、畜、禽的肝脏,影响肝功能及消化机能,使体质衰竭并有致癌作用。中毒的程度因鸽的日龄大小及摄入量不同而有差异,其中以幼鸽的敏感性较高。

    黄曲霉毒素引起人类和禽畜的中毒,称为黄曲霉毒素中毒。除了产毒型的黄曲霉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外,其他一些霉菌,如寄生曲霉、黑曲霉、赤曲霉、棒曲霉、桔青霉、可变青霉、棒状青霉和展青霉等也产生少量的黄曲霉毒素。

    一、病原及发病机理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双呋喃氧杂荟邻酮衍生物,可分为BG两大类。在紫外线照射下B类毒素呈蓝色黄光,G类呈绿色黄光。黄曲霉毒素共有20多种,其中以毒素B1B2G1G2的毒力最强。产毒的黄曲霉不仅引起曲霉菌病,还能在禽体内产生黄曲霉毒素,其中毒和致病的双重作用。黄曲霉毒素能使机体的免疫力功能下降,抗体生成受阻,使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

二、症状

如果鸽子食入了含一定量黄曲霉毒素的饲料、饮水和其他被污染的食物,经过一段时间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为羽毛松乱,无光泽,容易脱落。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下痢,粪便呈黄白色或绿色,消瘦、衰弱。种鸽产蛋率及受精率下降。死前可能出现角弓反张。剖检病变为心肌充血,肝肿大,脂肪变性,在其表面有大量弥漫性的黄白色结节样坏死灶。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肝脏表现为以胆管增生为主的中毒性肝炎变化。肾潮红、充血、肿大,肠黏膜潮红、增厚,脑充血、出血。

三、防治措施

防治本病首先应保管好饲料,在多雨温暖季节更要经常检查饲料,使其保持干燥,严防潮湿发霉;在饲养上坚决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被鸽污染的场地要用漂白粉或氯制品消毒剂消毒。鸽的用具用2%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为简化手续,可购用市售的消毒王(13000)、抗毒威(1400)等现成消毒剂喷洒消毒)。治疗可用以下药物:

1、对急性中毒的鸽子可用口服补液盐饮水2~3天或将5%葡萄糖水和0.1%维生素C溶液加到适量水中供鸽群自饮2天,有一定的保肝解毒作用。

2、制霉菌素每只喂服10~15万单位(每片50万单位)混入料中,或每只1/4片喂服,每天2~3次,连续5~7天,并结合饮服口服补液盐,有一定的疗效。

3、或用0.1%硫酸铜溶液饮水3~5天。

4、为了防止饲料发霉,可用福尔马林对饲料进行熏蒸消毒。对已发霉的饲料要废弃,不能再利用,死鸽要深埋或焚烧处理,严禁食用或利用,以杜后患。病鸽的排泄物应集中用漂白粉处理;被污染的用具用0.2%过氧乙酸或2%次氯酸钠或其他氯制品溶液消毒,再用清水洗后使用。

四、小结

1、对黄曲霉毒素中毒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除立即撤换可疑含毒饲料、食物、饮水外,还应施行强心、护肝和补充维生素等措施,以加速毒素的排出等对症疗法。

2、预防本病的关键是不使用被霉菌污染的原料来配制和加工饲料。

作者:薛玉华

出处: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