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节日预订消费当心被宰
时间:2011-01-21 14:30:00来源:作者:
 “惊爆价”有可能是抛售压仓货;“预订消费”有可能只加价不加量……每逢要过节,各商家便使出促销“招数”,而铺天盖地的优惠活动也引爆了市民的消费激情 。但根据工商部门掌握的情况,节日消费一年比一年火爆,产生的纠纷也一年多过一年。在此,霍城县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节日临近,消费时一定要睁大眼睛。
  警示一:预订消费陷阱多
  由于节日当天餐饮行业市场太火爆,各酒店纷纷推出了节前预订。有些酒店就会趁机盘算着“黑一把”,市民在实际消费中频频被宰。比如,推出的节日大餐加价不加量、设置最低消费、限制打折范围、强制消费套餐等手段。
  消费者如何避免被广告蒙蔽:首先要细看,看清“预订消费”中提到的优惠有没有对产品划定范围;二要细问,问清打折活动是否覆盖所有产品,有没有时间限制;三要细查,仔细查看账单是否按实际情况结算。
  警示二:霸王条款“傍”促销
  不少商家为了聚集人气,会抛出诱人的折扣、奖品、赠品、返券甚至返现金来诱导消费者循环消费,这种方式实际上必须购满规定数额的商品才能够享受。
  消费赠券是商家当前最惯用的“招数”,但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为使用赠券,不知不觉中按照商场设置的方式循环购物。其中,不排除部分商家所谓的“直销价”、“惊爆价”、“全市最低价”和“有奖销售”等口号,就是在利用噱头抛售积压商品、滞销商品、残次商品甚至是假冒商品。
  根据工商部门受理的案例记录,“霸王条款”特别容易“傍”上促销明目张胆地出现,如在票据上注明的“特价商品概不退换”、“赠品不包质量”。12315提醒消费者:这些“霸王条款”都是无效的,消费者在参与商家的节日促销活动时,一定要事先对自己购买的商品心中有数,按需购买,并仔细查看价格、型号。
  警示三:别只顾便宜忘索发票
  12315还提醒消费者,一些不法经营者善于利用人们节日期间的消费心理,采取各种方式坑害消费者,比如短斤少两、掺杂使假或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商品等。市民购物时,一定不要光盘算着能优惠多少,更要注意保留好购物凭证及其他相关证明,一旦遇到问题,及时与工商部门联系,以便使违法经营行为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霍城县工商局:王)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