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消除电荒 官员称有赖于“煤电运”市场化改革
时间:2011-06-01 15:05:20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李煜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记者 王永志)从今天起,中国政府上调山西、青海等15个省份的工商业、农业用电价格,以缓解日见紧张的电荒。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官员范必1日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化解煤电矛盾总的思路应当是鼓励竞争、公平交易、加强监管、放松管制,加快形成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煤价、电价、运价的价格形成机制。


  范必分析,中国煤电矛盾反复出现,是今年 “电荒”的重要原因。煤电矛盾表面上看是煤企和电企两家的价格博弈,本质上则是涉及煤、电、运和政府四方面的系统性问题。


  他认为,导致煤电矛盾的根本原因有七:


  其一,电煤市场机制不完备,涨价不能有效促进电煤产量提高。


  其二,各种收费项目繁多,推动了电煤价格上涨。电煤成本中,除开采成本外,各种形式的收费占煤价的比重越来越高。煤炭企业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港口建设费等收费项目约达30种,占煤炭销售收入的35—45%。


  其三,铁道运力市场化程度低,成为电煤加价的重要因素。有不少地方的电煤物流成本达到电煤消费价格一半以上,下游企业不堪重负。


  其四,上网电价须审批,电力企业无法疏导成本上升因素。


  其五,计划外发电量低价收购和发电量交易,抑制了企业多发电的积极性。


  其六,电力购销差价过大,挤占了电厂利润空间。在大部分情况下,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是0.3—0.4元/千瓦时,而东部地区工业企业实际用电成本是上网电价的2—3倍,商业用电成本基本在1元/千瓦时以上。


  其七,火电新投产项目减少,新增发电能力不足,尤其水电、核电建设周期较长,风能、太阳能发电经济性不够,因此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供有效的电力供给。


  范必总结中国缓解煤电矛盾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加强管制,一种是放松管制。他指出,近几年提出的一些措施,如煤电联动、煤电一体化、限制电煤价格、实施煤炭储备等,总的方向是加强对煤电产业的干预,实践证明成效有限。


  为破解电荒“老大难”问题,范必提出近期和长期两条思路:近期应下决心尽快取消煤炭、运力、电力的计划指标,大幅度减少政府对煤炭生产、流通环节的收费;增加电力、铁路调度的透明度,在政府监管下实行公开、公平、公正调度,最大限度地调动煤炭生产和电力企业发电积极性。同时,新上一批火电项目,提高电力供给能力。


  从长期来看,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建立全国电煤交易市场,完善以区域电力市场为主的电力市场,深化铁路体制改革,加快政企分开,逐步将电网、铁路网的网络运输业务与电、煤产品的营销业务分开,形成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煤价、电价、运价的价格形成机制。

(编辑:陈超)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