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致六一:失去天真,我们才真的一无所有
时间:2011-06-01 15:05:59来源:中国三农市场网作者:王玉




|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作者:金鹰报刊社社长、总编辑 谷良  

  五月,最后的春天如风而逝。我独坐在阳光的边缘,聆听鸟儿的鸣唱从窗外响起,这个关于天真的话题,让我骤然地温暖与伤感。静下来,闭目无语,从记忆的水面,掬起一个温柔的名字,想象着那些美好的日子梦一样地消隐。
  
  十几年前,在中南大学读大二的时候,我们被分在炎陵县三河乡肖家组进行社会调查实习,在那里认识了一位叫林子的小姑娘,当时她大约十六岁的样子。我们那时有一些村里的活动,偶尔我和同学玩玩吉他,她就在旁边听着,呼吸紧闭,生怕破坏什么。有次,她鼓起勇气,走过来,犹豫地问:我能学吗?我说:当然可以。她有些怀疑,但眸子里溢出了欢笑。以后我们见过几次,只是淡淡的点头,都不知该要说些什么。
  
  一次,在塘边她洗完一大堆白菜后,挑起要走。看到她弱小的样子,我有些不忍,就说:让我来,你不行。她却使劲地摇着头。我于是很有担当地抢过扁担,憋足一口气,硬是挑起来,不料,这家伙不好伺候,一上肩就如巨蟒摆尾,颠个不停,而我已骑虎难下。看到我笨拙的样子,林子开心地笑起来,银铃般,如一串串的音符,从地面升起,飘向湛蓝的天空。我呼吸着清新甜润的空气,踩着柔软温暖的泥土,更加起劲地挑着,内心既快乐又失落,那天真烂漫的笑声,让我顿觉光阴飞逝时间只是一晃。我已经工作多年,许多往事都化为灰烬,但那梦幻般的村庄、小河、田野,还有朴素的农民、淳朴的女孩,却依然驻留在自己记忆的水面,拂之不去。而现实中那些所谓的成败起伏,转眼成空,泡影似地消散,不留痕迹。
  
  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学习世故和谋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逃离“天真”,选择“成熟”,因为天真就意味着幼稚、柔弱和不堪一击。今天,人们信奉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毫无趣味。
  
  更加可怕的是,在这个营养过剩的时代,一切生命的发育都被无情地加速提前。天真,这个最纯粹的字眼,现在就连我们的孩子都在越来越快地丧失它。
  
  最近的一个假期,我看到自己六岁的女儿和几个同龄的小孩在海边无拘无束地玩乐,那样自在,那样忘我!我忽然意识到,这是她六年来最开心的瞬间,即便是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真正完整属于她们的天真烂漫的时光,竟是如此稀缺如此奢侈!
  
  随着岁月的磨砺与智慧的增长,我越来越坚信:真正的成熟是再一次获得你曾经失去的天真,重新回归人性,点燃我们率真的品质和善良的本性。
  
  其实,我们和我们的小孩,都是一群在人生历程中不断获得又不断丧失的个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建构我们社会人格的同时,也被摧毁着天真美好的心灵。即使我们拥有再多的财富,一旦失去天真,生活将味同嚼蜡极度乏味,这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
  
  我们只有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坚守内心的天真、爱、感恩、正义和同情,才能最终赢得生命前行的精神力量。
  
  挽救天真,其实就是挽救我们内心的温暖、感动与幸福。
(编辑:汪大伟)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