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陈志新:农田里的掘金者
时间:2011-06-02 14:48:07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李煜





  □创业故事之●


陈志新:农田里的掘金者


  ■个人简介


  陈志新,中山市坦洲人。2009年,经历多次创业后,陈志新在家乡坦洲找到了自己新的立足点,创建太和农场。坚持实践“有机种植”的理念,以突破传统农业的眼光,陈志新在150亩土地中挖掘宝矿,当选为中山市首届“十大杰出创业青年”。


  ●创业历程


  “后来我才意识到,我真正的兴趣在于农业,可能因为我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对土地特别有感情。”在服装、房产中介当中几番转辗之后,陈志新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锁定在种植业之中。


  三四年前,海南省兴起反季节蔬菜无棚种植的热潮,陈志新也加入这群“种植大军”中。但瓶颈很快暴露出来:土地租金虽然低廉,但是相关农业配套不完善,要投入的农基建设成本较高。两年下来,他“差点赔钱”。


  后来,陈志新在回乡探亲时发现,中山拥有高覆盖率的农村路网和完善的水利工程。于是,他毅然将南海的租地转手,转战中山坦洲。


  作为一个农业大镇,坦洲果蔬种植都有传统的口碑和发展模式。但是陈志新立志来一番创新,决心冲破传统的果园种植套路。


  比如,他坚持“有机种植”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使用有机肥料。在坦洲,目前大部分种植户选择比较“省事”的化肥。但陈志新的算盘算得更远:“从长远发展来看,使用有机肥要比化肥划算得多。农田最终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土地质量越来越好。”坚持采用鸽子粪作为主肥料的回报是,在去年坦洲水果品尝会上,太和果园出产的水果以其天然的甜度和脆度夺得第一名。此外,陈志新还将新的种植模式、种植品种带到中山。比如,他从南海、福建引进了高品质的波罗蜜和红肉蜜柚,在中山珠海两地,这两个品种是太和果园的“独家”种植。


  通过对“有机种植”的“传统回归”,和对种植模式的“传统突破”,太和农场正走向一个大丰收的道路。下半年,陈志新将注册自己的农场商标,他和他的农场将迎来飞跃、蜕变的时刻。


  ●创业感言


  创业是一个心酸和快乐、失败和成功同在的过程。在创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等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凭什么去克服?其实,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对于创业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最终会支撑你熬过一般情况下熬不过来的困难。






  □创业故事之●


  袁焯荣:坚守梦想前行,终能取得成功


  ■个人简介


  袁焯荣,众联灯饰总经理。十年前,他试水灯饰行业,凭着满腔的创业热情与质朴务实的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片天地,成为古镇乃至全市青年创业家的典范。


  “坚守梦想前行,终能取得成功”。十年来,历经创业的艰辛与成绩,袁焯荣始终铭记这句话,以敢想敢干的闯劲和斐然业绩当选中山市首届“十大杰出创业青年”。


  ●创业历程


  与古镇许多年轻企业家不同,袁焯荣并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广阔的人脉关系,甚至自小对灯饰也没有过多接触。其在灯饰行业的创业历程,是始于十余年前上大学时萌发的一个念头。


  在当时,中国灯饰之都古镇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处于起步期的南方小镇,整个灯饰产业在国内外仍未形成较强的竞争力。袁焯荣认为,古镇当年在生产制造灯饰方面已经有一定地位,但在外观设计、产品研发等高附加值领域仍然缺乏核心占有率。因此,当时的古镇灯饰企业需要有新的知识与方向去改变自己,以实现上述转变。


  抱着坚定的创业理念,排除了种种阻力,袁焯荣最终与班上另外一名同学一起辍学,开始了在创业路上的探索:创办众联灯饰。


  一间注册资金只有数十万的灯饰厂,如何能够快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在创业初期,袁焯荣同样遇到许多创业者面临的两大难题,一是资金问题,二是认知度问题。


  众联缓解资金压力的方法是,争取与合作厂家的深度合作,在货款方面,让合作厂家给予他们更久的付款时间,以理顺整个资金链的运作。同时,为了在最快的时间内打响品牌,众联不惜降低产品价格,通过让利让采购商先体验产品,再进行大宗采购。


  渡过艰难的创业初期后,步入上升期的众联灯饰又遇到了另一决定企业生死的难题:由于资金实力,无法与大客户深度合作。


  为解决这一问题,众联灯饰采取了“左手OEM,右手自主品牌”的道路,从2005年开始与大企业合作,承接这些企业的OEM项目,一方面为工厂的日常运作实现规模保证,另一方面,通过与这些企业的合作把内功练好。袁焯荣坦言,当与这类大企业合作时,他们给你的不只是一个大订单,更是包括品质监控、管理控制等在内的整个运营理念的更新。


  在袁焯荣的带领下,如今的众联灯饰已然驶入发展快车道。该公司的吸顶灯灯罩、韩式异型木灯罩、壁灯罩、路灯灯罩,以及含有光面无针孔技术的支架透明罩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各地。2009年,众联还获得当年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


  ●创业感言


  学习对于一个企业的掌舵者而言非常重要。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获得更快速更长久的发展。如今我每个月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有十天左右,很多都是交流的形式。像我最近自费十多万前往台湾考察,就是希望能够学习到更加先进的模式,带领企业更快更好地成长。






  □创业故事之●


  翁毅华:脑瘫不妨碍我创业


  ■个人简介


  翁毅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专业09届学生,自小右脑脑瘫,毕业后在众人支持下,创办了中山市南头镇明仁电脑商行。日前当选为中山市首届“十大杰出创业青年”。


  ●创业历程


  翁毅华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他又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先天性右脑脑瘫、存在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翁毅华难以找到一份合乎心意的工作,最终毅然走上创业之路。


  2008年11月,翁毅华的课程已经基本结束,同学们开始思考毕业以后的出路。


  “刚好碰到金融危机,当时很多工厂大量裁员,找工作比较困难。”翁毅华投了十几份简历,结果石沉大海。


  之后,学校辅导员为翁毅华找了一份印刷厂的工作,但手脚的灵活度不够,他最终没能接受这份工作。


  怎么办?翁毅华决定接受系里辅导员的建议:自己创业!


  2009年6月,翁毅华在学校和家人、朋友的支持鼓励下,开始筹办电脑商行。万事开头难,刚走出校门的翁毅华缺乏经商经验,更缺少创业资本,创业碰到不少难题。后来,翁毅华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申请了5000元的创业基金,家人又给了2万元的资金支持,再加上大学期间获得的奖学金和实习收入,翁毅华揣着近3万元准备在南头镇开始创业。


  翁毅华的创业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帮助。南头镇政府得知他的创业意愿后,上门询问了他的创业构思,协助他办理了相关证件;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又为他提供了一些进货渠道和维修电脑方面的技术指导。2009年10月15日,翁毅华正式创办了“明仁电脑商行”,主营电脑配件销售以及电脑维修业务。


  政府和学校的帮助让翁毅华的创业之路顺畅不少,如今,翁毅华创办的明仁电脑商行已经基本上了轨道,平均每月能有一万元以上的营业额。但他想,人肯定要有一个发展的眼光,现在主要是站稳脚跟,以后还会考虑跟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慢慢壮大自己的事业。


  ●创业感言


  创业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要始终保持创业的热情。


  诚信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讲求诚信。一个有诚信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用一颗心去信任客人,客人也会信任你?——— 这是我创业以来最深刻的感触。


  出品:南方日报中山新闻部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栏目策划统筹 丁保权 盛远中


  采写 罗丽娟 游玉华 徐旭珊



(编辑:陈超)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