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酒家的王玉芳师傅已经工作30多年了。作为高级面点师,店里众多精巧的面点都出自她之手。昨日是二伏首日,王师傅告诉记者,“二伏首日,4家店凉面得卖出上万份。”
昨天尽管天气闷热,挥汗如雨,王师傅不到9:30就提前到店。“别说面条了,就是凉面的汁,都得当天制作,”王师傅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质量,店里一直是这样的要求。二伏首日,我们4家店的凉面,估计光拌面的凉面汁就得用上1000斤左右。”
昨天是周日,又是桑拿天,不少市民不做饭,而举家到邻近的面馆吃二伏面,吃面的老北京说这叫“撮名面”。
记者从多家老字号了解到,除了提前到岗,安排加班生产,今年不少老字号的“二伏面”都加大了供应量,有的甚至将翻上一番。
为了减缓排队购买,二伏首日,多家老字号“名面”纷纷主打外卖装。(实习记者吴迪)
(编辑:陈超)
评论 |
|